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展
學前兒童大腦兩半球功能的發(fā)展
在學前期,兒童的大腦兩半球開始顯示不同的作用──左半球和右半球開始執(zhí)行不同的功能。一般說來,左半球處理的信息是關于每一個條目本身的內容;右半球處理的信息是關于各個條目之間的關系或聯(lián)系。這種功能之間的區(qū)別是相當明顯的,舉例如下。
例一,關于視覺方面。
讓兒童觀察一張很簡單的畫。如果你要求他們把畫一點一點地描下來(強調條目),則把畫放在右側視覺區(qū)做得更快、更正確;但如果你要求他們把此畫同另一幅畫比較(強調模型),把兩幅畫都放在左側視覺區(qū)做得更好。
例二,關于聽覺方面。
讓兒童把一個聽筒放在耳朵上,然后播放不同的聲音,如果播放的是一列數(shù)字(強調條目),右耳的功能更好些;但如果播放的是一首樂曲(強調模型),則左耳的功能更好些。
例三,關于觸覺方面。
給學前兒童一個簡單的三面體,如木制積木,放在一個袋子里,不讓他們看,而讓他們摸。一般說來,兒童感覺出它的完全的形狀(強調模型),通過左手更容易些;但如果數(shù)這個積木有多少個角(強調條目),通過右手更容易。
以上實驗充分說明大腦兩半球的分工在學前期兒童已經很明顯,而且說明了對側支配的問題。
游戲在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上的作用
第一,游戲是適合于學前兒童的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
游戲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社會性的活動。兒童在游戲中反映周圍的現(xiàn)實生活,通過游戲,兒童體驗著我國勞動人民的勞動、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時,也就理解和體驗著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游戲的主題和內容都是由社會生活條件決定的,都是跟兒童周圍的生活條件密切聯(lián)系的,都是社會性的活動。在一定意義上說,游戲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就像活動、工作和服務對成人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樣。
但是,游戲又跟勞動、學習這些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社會性活動不完全一樣。
首先,游戲跟勞動不同,勞動要生產物質財富,而游戲并不生產什么。其次,游戲也跟學習不同,學習雖然也不創(chuàng)造什么財富,它卻是一項必須完成的社會義務,例如,要回答課題或完成作業(yè),而游戲則不是一種強制性的義務。
因此,游戲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性活動。一方面,它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社會性活動;另一方面,它又像勞動和學習活動那樣是一種社會義務。在某一意義上,也可以說,游戲是在假想或想象中完成的一種現(xiàn)實活動,是想象和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的結合,是人的社會活動的一種初級形式。
學前兒童由于身心發(fā)展的情況,由于心理發(fā)展上的特殊矛盾,即一方面渴望參加成人的社會生活,另一方面經驗能力又差,這就決定了他們只能以游戲作為主導活動,而不能以勞動或學習作為主導活動。這也就是說,游戲是適合于學前兒童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
第二,游戲是促使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種最好的活動形式。
游戲不但是適合學前兒童特點的活動形式,而且是促使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最好的活動形式。在正確組織的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能夠得到更快更好的發(fā)展。
首先,在游戲中,兒童的運動器官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由于兒童擔任游戲中某一角色的任務,必須努力去完成,他的動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積極性,而身體的運動器官就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其次,在游戲中,兒童的各種心理過程也能夠更快、更好地發(fā)展起來,個性品質也在游戲中獲得發(fā)展。
研究表明:社會游戲與角色游戲之間有密切相關。假裝游戲有助于提高兒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觀點的能力。社會扮演(角色)游戲的頻率與各種承擔能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不管什么年齡、性別、智商和活動性水平的幼兒,經常與同伴進行假裝游戲的,比其他幼兒更易與同伴相處,更受同伴歡迎,社會技能更強。
必須指出:游戲在兒童心理發(fā)展上的作用,決不是自然而然實現(xiàn)的,而是跟成人特別是教師的正確組織和指導分不開的。成人一方面要關心、組織、指導兒童的游戲,同時,也不要流于包辦代替,更不要隨意打斷兒童的游戲。教師更應該根據(jù)學前兒童游戲的特點,有計劃地把游戲作為對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關推薦:2010教師資格《幼兒教育學》重點考點(5日更新)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