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從垃圾入桶開始》說課稿
一、說教材:
《從垃圾入桶開始》這一活動主題來自教科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材第五單元主題一-—“我身邊的環(huán)境”中的第一個話題。
《新課標》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因此,本課通過室內室外的綜合性活動,跳出平時全堂室內上課的模式,依據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寓教于活動中,因地制宜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體驗、感悟。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人的生活離不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臟亂差的環(huán)境給人的感覺迥然不同,從而初步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huán);顒印A私饫诸惖闹匾,并初步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認識身邊的環(huán)境。
2、品德與行為目標: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激勵他們?yōu)楸Wo周圍的環(huán)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學生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互相尊重,團結友愛, 共同協(xié)商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激勵他們?yōu)楸Wo周圍的環(huán)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難點:
讓學生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
二、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利用它的直觀形象,通過視聽結合,喚起學生的感性思維);
2、收集有關垃圾分類的材料;
3、垃圾圖片,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利用干凈整潔與臟亂不堪的兩種景色的圖片,采用提示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討論,主動參與以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式,共同解決型教學方法相結合。同時,注重了學科的整合,如制作垃圾圖片,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最大限度調動每個學生內在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促進他們能健康、安全、愉快、積極、負責任、有愛心、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提高環(huán)保意識。
1、導入:同學們,今天有位朋友來我們的班級做客,你們瞧,它是誰?
(課件出示:小企鵝)
2、欣賞城市美景的圖片,學生交流欣賞感受。
3、觀看亂扔垃圾的新聞片段和臟亂的圖片,并交流觀看后的感想。
4、交流:在生活中你看過這樣的情景嗎?
5、聯系校園環(huán)境,說一說:為什么校園能保持整潔呢 ?
6、交流:你能干的小手曾為環(huán)保做過什么呢?我們還能為環(huán)保做些什么?
二、實踐行動,學習垃圾分類
1、 回顧新聞標題,討論:為什么要稱為“放錯了地方的垃圾”?
2、 為什么要垃圾分類?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3、 生根據課前收集材料說說自己的理解。
(1) 小組內交流;
(2) 集體交流;
4、 課前調查家中一天可生產哪些垃圾?將其制成卡片,并為垃圾卡片分類。
三、 延伸教育,回歸生活實際。
1、 你今后打算怎樣處理家中的垃圾呢?
2、 展示廢物變寶的作品,布置課后任務。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小學品德與生活說課: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