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
(一)課堂氣氛及其類型
課堂氣氛作為教學過程的軟情境,通常是指課堂里某些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tài)。我國學者將課堂氣氛劃分為積極的、消極的和對抗的三種類型。
1.積極的課堂氣氛
積極的課堂氣氛是恬靜與活躍、熱烈與深沉、寬松與嚴格的有機統(tǒng)一。也就是說,課堂紀律良好,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活躍,師生雙方都有飽滿的熱情,課堂發(fā)言踴躍。在熱烈的課堂氣氛下,學生保持冷靜的頭腦,注意聽取同學的發(fā)言,并緊張而又深刻地思考。師生關系融洽,配合默契,課堂氣氛寬松而不渙散,嚴謹而不緊張。
2.消極的課堂氣氛
消極的課堂氣氛常常以學生的緊張拘謹、心不在焉、反應遲鈍為基本特征。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情緒壓抑、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動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對教師的要求,學生一般采取應付態(tài)度,很少主動發(fā)言。有時,學生害怕上課,或提心吊膽地上課。
3.對抗的課堂氣氛
對抗的課堂氣氛實質上是一種失控的課堂氣氛。教師失去了對課堂的駕馭和控制能力,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各行其是,教師因此有時不得不停止講課而維持秩序。
(二)課堂氣氛的影響因素
影響課堂氣氛的因素有很多種,其中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和課堂物理環(huán)境因素。
1.教師的因素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領導方式、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以及教師的情緒狀態(tài)便成為影響課堂氣氛的主要因素。
教師的領導方式是教師用來行使權力與發(fā)揮其領導作用的行為方式。勒溫曾在1939年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種類型。這三種不同的領導方式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不同的行為反應,從而形成不同的課堂氣氛,其中民主型的課堂氣氛最佳。
教師期望通過四種途徑影響課堂氣氛:
一是接受。教師通過接受學生意見的程度,為不同學生創(chuàng)造不同的社會情緒氣氛。
二是反饋。教師通過輸入信息的數(shù)量、交往頻率、目光注視、贊揚和批評等向不同期望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反饋。
三是輸入。教師向不同期望的學生提供難度不同、數(shù)量不等的學習材料,對問題作出程度不同的說明、解釋、提醒或暗示。
四是輸出。教師是否允許學生提問和回答問題,聽取學生回答問題的耐心程度等等,都會對課堂氣氛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
教師的積極情緒狀態(tài)往往會投射到學生身上,使教師與學生的意圖、觀點和情感連結起來,從而在、師生間產(chǎn)生共鳴性的情感反應,有利于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2.學生的因素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課堂氣氛是師生共同營造的,因此,學生因素對課堂氣氛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學生對集體目標的認同是良好課堂氣氛形成的必要前提。其次,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學習習慣,有利于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此外,課堂中的集體輿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系,都會影響課堂氣氛。
3.課堂物理環(huán)境因素
課堂物理環(huán)境主要是指教學時間和空間因素構成的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包括教學的時間安排、班級規(guī)模、教室內的設備、光線、座位編排等。能讓大多數(shù)人覺得舒適的課堂物理環(huán)境,有利于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和維持。
(三)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策略
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不僅需要教師能夠有效調控和機智應對影響課堂氣氛形成的因素,還需要教師掌握基本的營造策略,二者缺一不可。
1.準確地鑒定、分析課堂氣氛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了解課堂氣氛的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
2.時刻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感染學生。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師生雙方情感和理智的動態(tài)交往的過程。
3.樹立典型,利用榜樣示范積極引導學生。教師根據(jù)對班級學生的了解,在學生中選擇具有說服力的優(yōu)秀典型,通過榜樣示范的作用使其他學生明確應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應追求的發(fā)展目標。
4.妥善處理矛盾沖突,建立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師生關系融洽、生生關系友善是課堂氣氛的基礎與反映。當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發(fā)生分歧或者矛盾時,教師需要正視并及時有效地處理,尤其是在師生之間發(fā)生沖突時,教師應高姿態(tài),主動承擔責任,給學生做出好的榜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