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wǎng)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教師資格考試 > 模擬試題 > 心理學 > 河南 > 正文

2014河南教師資格《中學心理學》簡答題猜想(5)

來源:考試吧 2014-07-28 17:55:42 要考試,上考試吧! 教師資格萬題庫
考試吧為您整理了“2014河南教師資格《中學心理學》簡答題猜想(5)”,方便廣大考生備考!

  點擊查看:2014河南教師資格《中學心理學》簡答題猜想?yún)R總

  第五章 學習的遷移

  1.簡述遷移的作用。

  【答案要點】

  (1)遷移對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2)遷移是習得的經(jīng)驗得以概括化、系統(tǒng)化的有效途徑,是能力與品德形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3)遷移規(guī)律對于學習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關的培訓人員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2.簡述遷移的種類。

  【答案要點】

  (1)根據(jù)遷移的性質(zhì)不同,即遷移的影響效果不同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

  (2)根據(jù)遷移內(nèi)容的不同抽象與概括水平分為: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3)根據(jù)遷移內(nèi)容的不同分為: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4)根據(jù)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nèi)在心理機制的不同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遷移與重組性遷穆。

  3.簡述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答案要點】

  (1)早期的遷移理論有形式練說、相同要素說,經(jīng)驗類化理論。關系轉換理論等。

  (2)現(xiàn)代遷移理論主要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提出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4.簡述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

  【答案要點】

  相似性:原有認知結構;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5.簡述如何促進遷移的教學。

  【答案要點】

  精選教材:合理編排教學內(nèi)容;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6.簡述原有認知結構對遷移的作用。

  【答案要點】

  (1)學習者是否擁有相應的背景知識,這是遷移產(chǎn)生的基本前提條件。已有的背景知識越豐富,越有利于新的學習,即遷移越容易。

  (2)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概括水平對遷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經(jīng)驗的概括水平越高,遷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經(jīng)驗的概括水平越低,遷移的范圍越小,效果也越差。

  (3)學習者是否具有相應的認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對認知活動進行調(diào)節(jié)、控制的元認知策略,這也影響著遷移的產(chǎn)生。掌握必要的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是提高遷移發(fā)生可能性的有效途徑。

  相關推薦:

  2014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心理學》猜題卷匯總

  2014年教師資格《中學心理學》考前強化試題匯總

  2014教師資格《中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匯總

  2014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心理學》章節(jié)考題匯總

0
收藏該文章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荚囶}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中學綜合素質(zhì)
共計380課時
講義已上傳
19856人在學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共計550課時
講義已上傳
48797人在學
小學綜合素質(zhì)
共計118課時
講義已上傳
22020人在學
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共計630課時
講義已上傳
38639人在學
幼兒綜合素質(zhì)
共計399課時
講義已上傳
34431人在學
推薦使用萬題庫APP學習
掃一掃,下載萬題庫
手機學習,復習效率提升50%!
統(tǒng)考時間:3月12日、10月29日
報名時間 上半年1月、下半年9月報名
準考證打印 考前一周(各省不同)
考試時間 2022年3月12日、10月29日
成績查詢 上半年4月,下半年12月查分
資格認定 春秋季各認定一次
證書領取 各地領取時間不同
版權聲明:如果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所轉載內(nèi)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內(nèi)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關注教師資格微信
領《大數(shù)據(jù)寶典》
報名
查分
掃描二維碼
關注教師報名查分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