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出版的《大教學論》,標志著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發(fā)展的學科。
2.【答案】A。解析:教育的領導權由誰來掌握,這是由社會政治制度直接決定的。一個國家設立怎樣的教育制度,什么樣的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進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標準怎樣確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的。
3.【答案】C。解析:此觀點的提出者是美國教育家杜威。
4.【答案】C。解析: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體現(xiàn)了身心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
5.【答案】A。解析:霍爾這句話夸大了遺傳的作用,屬于內發(fā)論。
6.【答案】B。解析:地球儀是直觀教學中的直觀教具。
7.【答案】B。解析:活動課程是相對于系統(tǒng)的學科知識而言的,由一系列活動組成,側重于學生直接經(jīng)驗的獲得,如實驗、參觀、表演、繪畫、游戲、手工制作等;顒诱n程的特點在于動手做,在于手腦并用,以獲得直接經(jīng)驗。
8.【答案】C。解析:社會本位論者主張教育目的要根據(jù)社會需要確定。他們認為,社會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個人的存在與發(fā)展從屬于社會,評價教育的價值應當以教育對社會的效益來衡量。
9.【答案】B。解析: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和教材獲得知識的方法是讀書指導法。
10.【答案】B。解析:循循善誘、以理服人是疏導原則的體現(xiàn)。
11.【答案】C。解析:群體約定是指教師利用集體討論后作出集體約定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態(tài)度。
12.【答案】B。解析:共同要素說也稱為相同要素說,認為遷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條件就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要素。
13.【答案】D。解析:把成敗歸因為努力程度,會產(chǎn)生強烈的情緒體驗。
14.【答案】C。解析:“制作一幅植物生長一覽圖”屬于組織策略。
15.【答案】C。解析: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個體要求憑自己勝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贏得相應地位的愿望。
16.【答案】D。解析:思維定勢是指使用原有已證明有效的方法解決新問題的心理傾向。
17.【答案】D。解析:練習是形成各種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條件和途徑。
18.【答案】C。解析:處于尋求認可定向階段的兒童,道德價值以和諧為導向,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好孩子”的要求。
19.【答案】B。解析:微格教學指以少數(shù)的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5~20分鐘),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可以把這種教學過程攝制成錄像,課后再進行分析。這是訓練新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20.【答案】A。解析:課堂教學更注重共性的培養(yǎng),而課外活動則更多的是針對學生的個性。
21.【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認為12~18歲期間,個體表現(xiàn)出同一性對角色混亂的矛盾,因此,在這一時期要幫助學生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二、辨析題
22.【參考答案】
該說法是錯誤的。教育對受教育者的影響和作用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負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即積極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教育的負向功能即消極功能是指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故題干說法錯誤。
23.【參考答案】
該說法是錯誤的。感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通過感覺,人只能獲得事物個別屬性的知識;知覺是對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通過知覺,人可以了解事物作為整體的意義,因而其內容要遠比感覺豐富和生動。故題干說法錯誤。
24.【參考答案】
該說法是錯誤的!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要求: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因此,新課改是削弱了教育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進而更加強調發(fā)展性教育評價理念。
25.【參考答案】
該說法是正確的。根據(jù)維納的歸因理論,學生將成敗歸因于努力比歸因于能力會產(chǎn)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努力而成功,體驗到愉快;不努力而失敗,體驗到羞愧;努力而失敗,也應受到鼓勵。故題干說法正確。
三、簡答題
26.【參考答案】
第一.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tǒng)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又要系統(tǒng)、全面;既要使學生獲得可靠知識.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第二,注意啟發(fā)。在講授中善于詰問并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使他們的認識活動積極開展,自覺地領悟知識。
第三.講究語言藝術。力圖語言清晰、準確、簡練、形象、條理清楚、通俗易懂,講授的音量、速度要適度,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以姿勢助說話。提高語言的感染力。
第四,要組織學生聽講。
27.【參考答案】
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貫徹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28.【參考答案】
(1)學生的因素:適應不良;厭煩;挫折與緊張;尋求注意與地位;過度活動;性別差異。
(2)教師的因素:要求不當;濫用懲罰手段;教師缺乏自我批評精神。
(3)環(huán)境因素:家庭因素;大眾媒體;課堂內部環(huán)境。
29.【參考答案】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歸屬與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認知理解需要。
(6)審美需要。
(7)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四、材料分析題
30.【參考答案】
(1)該案例中魏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綜合運用了多種評價方式。
(2)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從課時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tǒng)一要求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要根據(jù)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fā)展。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要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統(tǒng)一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fā)進行教學;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使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長都得以發(fā)揮。魏老師幫學生檢查學習的效果,幫他確定學習內容,不斷地督促、檢查他的學習落實情況,而不是全班同學統(tǒng)一標準,充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3)魏老師對剛接任的班級進行摸底測驗,屬于診斷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等狀況進行的預測。通過這種預測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準備狀況,以判斷他們是否具備實現(xiàn)當前教學目標所要求的條件.為實現(xiàn)因材施教提供依據(jù);從整個教學進程來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試時這個學生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已經(jīng)可以考到70多分了……”這是個體內差異評價的一種體現(xiàn)。這種評價是監(jiān)控學生學習進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進一步教學的基礎。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31.【參考答案】
(1)根據(jù)動機強化理論,王老師對李麗進行表揚和鼓勵是利用了強化理論,當出現(xiàn)好的行為后通過鼓勵、表揚增加行為的發(fā)生概率;其次之前李麗成績不好是因為貪玩造成,所以根據(jù)維納的歸因理論,要引導學生正確的歸因,成績不好是因為努力不足,所以要引導李麗克服貪玩的毛病,努力學習。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①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chǎn)生。
②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蹘椭鷮W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④培養(yǎng)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