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可轉換債券的籌資特點
1. 籌資靈活性�?赊D換債券將傳統(tǒng)的債務籌資功能和股票籌資功能結合起來,籌資性質和時間上具有靈活性。債券發(fā)行企業(yè)先以債務方式取得資金,到了債券轉換期,如果股票市價較高,債券持有人將會年約定的價格轉換為股票,避免了企業(yè)還本付息之負擔。如果公司股票長期低迷,投資者不愿意將債券轉換為股票,企業(yè)即時還本付息清償債務,也能避免未來長期的股權資本成本負擔。
2. 資本成本較低�?赊D換債券的利率低于同一條件下普通債券的利率,降低了公司的籌資成本;此外,在可轉換債券轉換為普通股時,公司無需另外支付籌資費用,又節(jié)約了股票的籌資成本。
3. 籌資效率高�?赊D換債券在發(fā)行時,規(guī)定的轉換價格往往高于當時本公司的股票價格。如果這些債券將來都轉換成了股權,這相當于在債券發(fā)行之際,就以高于當時股票市價的價格新發(fā)行了股票,以較少的股份代價籌集了更多的股權資金。因此,在公司發(fā)行新股時機不佳時,可以先發(fā)行可轉換債券,以其將來變相發(fā)行普通股。
4. 存在不轉換的財務壓力。如果在轉換期內公司股價處于惡化性的低位,持券者到期不會轉股,會造成公司的集中兌付債券本金的財務壓力。
5. 存在回售的財務壓力。若可轉換債券發(fā)行后,公司股價長期低迷,在設計有回售條款的情況下,投資者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將債券回售給發(fā)行公司,加大了公司的財務支付壓力。
6. 股價大幅度上揚風險。如果債券轉換時公司股票價格大幅度上揚,公司只能以較低的固定轉換價格換出股票,便會降低公司的股權籌資額。
【例3-2】 某特種鋼股份有限公司為A股上市公司,20x7年為調整產品結構,公司擬分兩階段投資建設某特種鋼生產線,以填補國內空白。該項目第一期計劃投資額為20億元,第二期計劃投資額為18億元,公司制定了發(fā)行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融資計劃。
經有關部門批準,公司于20x7年2月1日按面值發(fā)行了2 000萬張、每張面值100元的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合計20億元,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1%(如果單獨按面值發(fā)行一般公司債券,票面年利率需要設定為6%),按年計息。同時,每張債券的認購人獲得公司派發(fā)的15份認股權證,權證總量為30 000萬份,該認股權證為歐式認股權證;行權比例為2:1(即2份認股權證可認購1股A股股票),行權價格為12元/股。認股權證存續(xù)期為24個月(即20x7年2月1日至20x9年2月1日),行權期為認股權證存續(xù)期最后五個交易日(行權期間權證停止交易)。假定債券和認股權證發(fā)行當日即上市。
公司20x7年年末A股總數(shù)為20億股(當年未增資擴股),當年實現(xiàn)凈利潤9億元。假定公司20x8年上半年實現(xiàn)基本每股收益0.30元,上半年公司股價一致維持在每股10元左右。預計認股權證行權期截止前夕,每股認股權證價格將為1.5元(公司市盈率維持在20倍的水平)。
根據(jù)上述資料,計算分析如下:
第一,發(fā)行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后,20x7年可節(jié)約的利息支出為:
20×(6%-1%)×11/12 = 0.92(億元)
第二,20x7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為9/20 = 0.45(元/股)
第三,為實現(xiàn)第二次融資,必須促使權證持有人行權,為此股價應當達到的水平為:
12+1.5×2 = 15(元)
20x8年基本每股收益應達到的水平:15/20 = 0.75(元)
第四,公司發(fā)行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主要目標是分兩階段融通項目第一期、第二期所需資金,特別是努力促使認股權證持有人行權,以實現(xiàn)發(fā)行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第二次融資;主要風險是第二次融資時,股價低于行權價格,投資者放棄行權,導致第二次融資失敗。
第五,公司為了實現(xiàn)第二次融資目標,應當采取的具體財務策略主要有:
(1) 最大限度發(fā)揮生產項目的效益,改善經營業(yè)績。
(2) 改善與投資者的關系及社會公眾形象,提升公司股價的市場表現(xiàn)。
二、認股權證
認股權證全稱為股票認購授權證,是一種由上市公司發(fā)行的證明文件,持有人有權在一定時間內以約定價格認購該公司發(fā)行的一定數(shù)量的股票。廣義的權證(Warrant),是一種持有人有權于某一特定期間或到期日,按約定的價格,認購或沽出一定數(shù)量的標的資產的期權。按買或賣的不同權利,權證可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又稱為看漲權證和看跌權證。本書僅介紹認購權證(即認股權證)。
(一) 認股權證的基本性質
(1) 證券期權性。認股權證本質上是一種股票期權,屬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實現(xiàn)融資和股票期權激勵的雙重功能。但認股權證本身是一種認購普通股的期權,它沒有普通股的紅利收入,也沒有普通股相應的投票權。
(2) 認股權證是一種投資工具。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認股權證獲得市場價與認購價之間的股票差價收益,因此它是一種具有內在價值的投資工具。
(二) 認股權證的種類
(1) 美式認股證與歐式認股證。美式認股證,指權證持有人在到期日前,可以隨時提出履約要求,買進約定數(shù)量的標的股票。而歐式認股證,則是指權證持有人只能于到期日當天,才可買進標的股票。無論股證屬歐式或美式,投資者均可在到期日前在市場出售轉讓其持有的認股權證。事實上,只有小部分權證持有人會選擇行權,大部分投資者均會在到期前沽出權證。
(2) 長期認股權證與短期認股權證。短期認股權證的認股期限一般在90天以內。認股權證期限超過90天的,為長期認股權證。
(三) 認股權證的籌資特點
(1) 認股權證是一種融資促進工具,它能促使公司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完成股票發(fā)行計劃,順利實現(xiàn)融資。
(2) 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采用認股權證進行融資,融資的實現(xiàn)是緩期分批實現(xiàn)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的利益和投資者是否在到期之前執(zhí)行認股權證密切相關,因此,在認股權證有效期間,上市公司管理層及其大股東任何有損公司價值的行為,都可能降低上市公司的股價,從而降低投資者執(zhí)行認股權證的可能性,這將損害上市公司管理層及其大股東的利益。因此,認股權證將有效約束上市公司的敗德行為,并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
(3) 作為激勵機制的認股權證有利于推進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機制。認股權證是常用的員工激勵工具,通過給予管理者和重要員工一定的認股權證,可以把管理者和員工的利益與企業(yè)價值成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建立一個管理者與員工通過提升企業(yè)價值再實現(xiàn)自身財富增值的利益驅動機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