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一般核算程序
1.按照相關會計準則規(guī)定確定資產負債表中除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以外的其他資產和負債項目的賬面價值。
2.按照會計準則中對于資產和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方法,以適用的稅收法規(guī)為基礎,確定資產負債表中有關資產、負債項目的計稅基礎。
3.比較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對于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分析其性質,除準則中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外,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定資產負債日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金額,并與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相比,確定當期應進一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金額或應予轉銷的金額,作為遞延所得稅。
4.就企業(yè)當期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按照適用的稅法規(guī)定計算確定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將應稅所得稅額與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算的結果確認為當期應交所得稅。
5.確定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六)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既有永久性差異又有暫時性差異時的會計處理
1.永久性差異
(1)永久性差異的概念
該差異僅影響發(fā)生當期,不影響以后期間,不存在不同會計期間攤配問題,如果此差異對應了資產或負債,則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相同。
2.永久性差異的分類
①會計認定為收入的稅務不認定,比如國債利息收入;
、 稅務認定為費用而會計不認定,比如企業(yè)研發(fā)費用的追加扣稅額;
、蹠嬚J定為費用而稅務不認定,常見的有:超標的業(yè)務招待費、罰沒支出、超過同期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標準的利息費用、超標的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公益性捐贈支出等。
、芏悇照J定為收入而會計不認定。
3.永久性差異對應的資產或負債其賬面價值通常與計稅基礎一致。
比如因罰沒支出形成的“其他應付款”,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均為入賬額,二者沒有差異。
4.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既有永久性差異又有暫時性差異時的會計處理程序
項目 |
計算方法 | |
稅前會計利潤 |
來自于會計口徑利潤 | |
永久性差異 |
+ |
會計認可而稅務上不認可的支出 |
稅務認可而會計上不認定的收入 | ||
- |
會計認可而稅務上不認可的收入 | |
稅務認可而會計上不認定的支出 | ||
暫時性差異 |
+ |
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 ||
- |
轉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
新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 ||
應稅所得 |
推算認定 | |
應交稅費 |
應稅所得×稅率 | |
遞延所得稅資產 |
借記 |
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 |
貸記 |
轉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 | |
遞延所得稅負債 |
貸記 |
新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 |
借記 |
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 | |
本期所得稅費用 |
倒擠認定 |
(七)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稅率發(fā)生變動時的會計處理
如果稅率發(fā)生變動,則當年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登賬額=年末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新稅率-年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舊稅率;
當年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登賬額=年末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新稅率-年初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舊稅率。
除此之外,與一般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無差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