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歡迎進入:2010考研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研 論壇
2010年考研政治大綱把2009年毛澤東思想和鄧三理論兩門合為一門理論學科。針對毛特理論學科的變化,萬學海文名師給以廣大考生如何學習毛特支招。首先要梳理清毛特這門學科的理論邏輯體系,然后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
一、邏輯體系
1.毛特理論共由15章組成,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2. 毛特概論重點內容和基本線索是:
(1)一個精髓:實事求是。主要闡述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和內容意義以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地位和內容。(第2章)
(2)兩個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毛澤東思想又包括兩個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問題)、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包括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與經驗總結)(這些內容集中在講義的第3、4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戰(zhàn)略思想。①鄧小平理論是一個科學體系
鄧小平理論是一個科學體系,可用“三個一”概括:一個精髓,一個主線,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基本觀點。
第一,鄧小平理論中有一個精髓。這個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第二,鄧小平理論中有一個明確的主線。這個主線就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第三,鄧小平理論中有一系列內在聯(lián)系的基本觀點。
鄧小平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根本任務、發(fā)展階段、發(fā)展動力、戰(zhàn)略步驟、政治保證、祖國統(tǒng)一、外部條件、領導核心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制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卩囆∑嚼碚摽茖W體系的主要內容
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本質理論(5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6章),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7章),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發(fā)展戰(zhàn)略理論(7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8章)、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理論(9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論(10章)、祖國統(tǒng)一理論(12章)、外交戰(zhàn)略理論(13章)、社會主義建設的依靠力量(14章)和領導力量及黨的建設理論(15章)等。
(3)三條特色道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道路。
二、毛澤東思想的復習方法
第一,要注意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有重點地復習。
首先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問題是毛澤東思想概論的核心,是復習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分析題都出自這部分內容,而且選擇題年年都考。其次是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與經驗總結。最后是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和掌握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這兩部分內容。
第二,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
所謂理解,就是對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的來龍去脈,及其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要認識清楚。當然理解本身也有個方法問題,那就是反復思考,要善于進行比較,如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等問題就要注意理解。
第三,要完整地、準確地把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
毛澤東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內容,而且以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列主義。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毛澤東的科學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概括。這是一個互相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的整體,這種完整的科學體系是在長期的歷史考驗中形成的。在復習中,不能孤立地從個別詞句上去理解毛澤東思想,不能抽象地、脫離具體條件地去理解毛澤東思想。
相關推薦:2010年考研政治備考:2009年7月時事政治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