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法蘭西王國法律(中世紀)
第一節(jié) 法蘭西王國法律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法蘭西王國法律的形成及其在西歐的典型性
公元843年查理大帝帝國的瓦解,標志西歐法律史上實行屬人主義的日耳曼法占統(tǒng)治地位的階段結束,西歐走上以分散的地方習慣為主的階段(封建割據階段)。
法蘭西王國在中世紀是西歐封建制度的中心,它的法律制度在西歐具有典型性,明顯體現了西歐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法蘭西王國法律制度經過了以下三個發(fā)展階段。
二、公元9-13世紀法蘭西王國的法律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在政治上是封建割據,國王的權力只及于王室直轄領地,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在自己領地享有獨立的政治軍事和審判權力。這時法國法律的發(fā)展有以下特點:
1、屬地主義代替了屬人主義。封建領主在審判其所屬陪臣和農奴時,適用同一種法律(本領地、本地區(qū)的習慣法),而不問被告的祖先屬于哪一個民族。
2、主要實行不成文的習慣法。由于政治上分散,過去的成文習慣法《撒利克法典》和王室法令不再通行,而實行本地區(qū)的習慣法,這種習慣法是在日耳曼法和羅馬法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包括日耳曼法和羅馬法兩種因素,以日耳曼法為主。
3、法律是分散、不統(tǒng)一的,明顯分為南北兩部分。教會法可能是全國唯一大體統(tǒng)一的法律。南部習慣法中羅馬因素較多,而且西哥特羅馬法典等羅馬成文法還在通行,所以叫做羅馬法區(qū)或成文法區(qū);北部采用習慣法,稱習慣法區(qū)。這種劃分在整個封建制法律時期一直存在。
三、13-16世紀法蘭西王國的法律
公元11世紀開始,形成了城市和市民等級,支持王權和統(tǒng)一,法國具有了實現政治統(tǒng)一的前提,建立了等級代表君主制,這是從封建割據到君主專制的過渡階段,其主要標志和基本特征是建立了等級代表機關三級會議。法律發(fā)生以下變化:
1、習慣法的成文化及分散性逐步減輕。通過成文匯編,首先在一些大的地區(qū)使習慣法統(tǒng)一起來,公元13世紀出現的是私人著作,如《諾曼底大習慣法典》《圣路易習慣匯編》《波瓦西習慣集》等。公元15世紀編纂官方習慣法匯編,至公元16世紀先后完成《奧爾良習慣匯編》《巴黎習慣匯編》《不列塔尼習慣匯編》等。這些匯編在法國習慣法中占重要地位,特別是巴黎習慣,成為近代以后吸收習慣法的主要依據。
2、王室立法的加強。A、巴黎高等法院判例法的形成。巴黎高等法院是13世紀路易九世為限制大貴州的審判權而設立的司法機關,規(guī)定所有法國北部的案件都可以上訴到這所法院,它的判決對北部各地都有效,實際上是一種判例法。B、國王政府直接頒布的法令也增多起來。主要是關于改革國家機關、司法組織和訴訟程序方面的規(guī)定,涉及刑法不多,有關民法的更少。
3、羅馬法復興和商法的發(fā)展。羅馬復興運動涉及整個西歐,同時商法、海商法也得到發(fā)展。法國的羅馬法復興在整個西歐占重要地位。法國商法發(fā)展在西歐是各地共用的、國際性的法律,第八章專章介紹。法國雖不是西歐商法的發(fā)源地,但占重要地位,中世紀西歐三大共同商法典之一的《奧內隆法典》,就是在法國奧內隆島上編纂的。
四、16-18世紀法蘭西王國的法律
法國建立了君主專制制度,國王在立法、行政、軍事、司法等有最高的、無限制的權力。路易十四“朕即國家”是這種制度最好寫照。君主專制時期法國法律有以下變化:
1、法律進一步統(tǒng)一,主要通過王室立法(包括巴黎高等法院的判例和國王政府頒布的法令)來實現,而習慣法的分散性、混亂性仍嚴重存在。
2、王室立法成為主要的法律淵源,地位達到頂峰。主要有1667的民事訴訟法令、1670的刑事法令、1673的商法典和1681的海商法典等。王室立法對資產階級革命后法國法律很大影響。
3、教會法仍占重要地位。公元16世紀發(fā)生宗教改革運動,但法國的天主教在國王支持下很快恢復,1598頒布的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仍為國教,恢復天主教會原有的特權,歸還被沒收的教會土地。雖然管轄范圍縮小,法國教會已從屬于國王政府,但從整體看,教會法在法國仍占重要位置。
相關推薦:2009年7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真題匯總
2009年10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真題匯總
全國09年10月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