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象:
是主體以客觀世界的物像為引導,給接受者提供借以觸發(fā)情感、啟動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機,物像使“感興”得以發(fā)生,聯想得以展開,在此基礎上生成的“象”便是興象。
審美教育:
是以藝術和各種美的形態(tài)作為具體的媒介手段,通過審美活動展示審美對象豐富的價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的情感世界,從而潛移默化地塑造和優(yōu)化人的心理結構、鑄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種有組織的、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審美態(tài)度:
是指主體在擺脫了日常的功利和實用態(tài)度之后,所產生的一種觀照、欣賞的態(tài)度,是主體能否與對象建立審美關系并進入審美活動的關鍵。
審美距離:
是瑞士心理學家布洛提出的一個審美心理學概念,指的是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必須與對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
藝術的審美功能:
是指憑借藝術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誘發(fā)力、震撼力來使接受主體在獲得美感的同時獲得審美愉悅,從而提高藝術素養(yǎng),改善審美文化心理結構,拓展藝術鑒賞視野,增強藝術的想象力和敏感性。
亞里士多德的美育觀:
他認為悲劇有一種凈化作用,這種借憐憫與恐懼使情感得到凈化的作用也是一種情感的陶冶。他強調藝術凈化心靈的教育功能,并將藝術的審美功能與凈化心靈的教育功能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這對賀拉斯的“寓教于樂”有一定的影響。
柏拉圖的美育觀:
柏拉圖是從培養(yǎng)理想國合格公民的角度看待美育的。認為藝術起源于模仿,也會導致欣賞者的模仿,淫穢內容會把人們教壞,藝術作品應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為。他特別強調音樂的感化作用。
馬克思的美育觀:
馬克思是從異化現實的批判出發(fā),從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終極目的確立美育的基本任務。他認為“藝術對象創(chuàng)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他還指出,審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條件的,在不能解決基本溫飽的條件下奢談審美教育是不現實的。同時,沒有能力獲得基本藝術修養(yǎng)的人,對于藝術的教育作用也是難以接受的。
席勒的美育觀:
1975年席勒發(fā)表《美育書簡》,在書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審美教育”的概念,并對美育的性質、特征和社會作用作了系統(tǒng)的闡述,這是第一部系統(tǒng)的美育著作。他認為,審美教育是實現人自由的唯一途徑,明確揭示審美教育的價值是完滿人性。
利奧塔德:
是后現代主義理論家,并將自己的整個美學建立在對崇高的論述上,對崇高進行了嶄新的闡發(f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