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詩經(jīng)》和楚辭歷代習慣并稱為 。
2. 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3.李清照用 “載不動、許多愁”來描摹“愁”之重,李煜則用 描寫“愁”之多。
4.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 有“曲狀元”之稱,他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 。夕陽西下, !北蛔u為“秋思之祖”。
5.《風波》總體上采用的是 的寫作手法,如文中描寫七斤抽煙和補碗的動作,七斤夫婦的對話等均采用這種手法,寥寥數(shù)筆,直接勾勒出生動的人物形象。
6.散文《背影》的作者是 。
三、閱讀分析題(共50分)
(一)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6分)
[雙調(diào)]水仙子
楊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壺,竟往西湖探老逋①,騎驢踏雪溪橋路。笑王維作畫圖②,揀梅花多處提壺③。對酒看花笑,無錢當劍沽,醉倒在西湖。
【注】①老逋:北宋隱居在西湖孤山的詩人林逋,此處代指梅花,也指林逋式的情調(diào)。②王維作畫圖:王維,唐代著名詩人、山水畫家,畫有《孟浩然雪中騎驢圖》。③提壺:倒酒。
1.本曲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情趣?(2分)
2. 作者為何笑王維作畫圖?(4分)
(二)閱讀下列這則筆記,然后回答問題。(8分)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1.找出文章中的兩處駢偶句。(4分)
2.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江南山水的美好意境?(2分)
3.作者以此文寄答友人,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心境?(2分)
(三)閱讀下面這篇現(xiàn)代文并回答問題。(16分)
城市和曠野
畢淑敏
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銀扣,綴在曠野的黑綠色大氅上,不分晝夜地熠熠閃光。
我所說的曠野,泛指崇山峻嶺,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煙罕至保存原始風貌的地方。
曠野和城市,從根本上講,是對立的。
人們多以為和城市相對應(yīng)的那個詞,是鄉(xiāng)村。比如常說“城鄉(xiāng)差別”“城里人鄉(xiāng)下人”,其實鄉(xiāng)村不過是城市發(fā)育的低級階段。再簡陋的鄉(xiāng)村,也是城市的一脈兄長。
惟有曠野與城市永無聲息地對峙著。城市侵襲了曠野昔日的領(lǐng)地,驅(qū)散了曠野原有的駐民,破壞了曠野古老的風景,越來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華,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風光。
城市是人類所有偉大發(fā)明的需求地,展覽廳,比賽場,評判臺。如果有一雙慧眼從宇宙觀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滅的光芒所震撼。曠野是舒緩的,城市是激烈的。曠野是寧靜的,城市喧囂不已。曠野對萬物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城市幾乎是人的一統(tǒng)天下……
人們?yōu)榱藦囊粋城市,越來越快地到達另一個城市,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人們用最先進的通訊手段聯(lián)結(jié)一座座城市,使整個地球成為無所不包的網(wǎng)絡(luò)。可以說,人們離開廣義上的城市已無法生存。
我讀過一則登山報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瑪峰的勇敢者,在返回營地的途中,遭遇暴風雪,被困,且無法營救。人們只能通過衛(wèi)星,接通了他與家人的無線電話。冰暴中,他與遙距萬里的城市內(nèi)的妻子,討論即將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颶風為訣別的談話伴奏。幾小時后,電話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喚的是曠野永恒的沉默。
我以為這凄壯的一幕,具有幾分城市和曠野的象征,城市是人們用智慧和心血,勇氣和時間,一代又一代堆積起來的龐然大物,在城市里,到處文明的痕跡,以至于后來的人們,幾乎以為自己被甲執(zhí)兵,無堅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廣袤大地,曠野無聲地統(tǒng)治著蒼穹,傲視人寰。
人們把城市像巨釘一樣,楔入曠野,并以此為據(jù)點,頑強地繁衍著后代,創(chuàng)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曠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溫文爾雅的接受著。但曠野一旦反撲,人就一籌莫展了。尼雅古城,龐貝古城……一系列歷史上輝煌的城郭名字,湮滅在大地的皺褶里。
人們建造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城市,以滿足種種需要,曠野日益退縮著。但人們不應(yīng)忽略曠野,漠視曠野,而要尋覓出與其相親相守的最佳間隙。善待曠野就是善待人類自身。要知道,人類永遠不可能以城市戰(zhàn)勝曠野,曠野是大自然的肌膚。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1.第一段將城市比作點綴在曠野的“銀扣”,第十段卻又將它比作楔入曠野的“巨釘”,這是為什么?(6分)
2.下面兩個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含義?(4分)
(1)城市幾乎是人的一統(tǒng)天下。 (2)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3.結(jié)合全文看,第三段“曠野和城市,從根本上講,是對立的”一句中,“對立”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6分)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