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點擊查看:2019檢驗主管技師免疫學及其免疫檢驗提分試題匯總
抗原抗體反應
一、A1
1、抗原必需具備的基本特性是( )。
A、有免疫原性,無免疫反應性
B、無免疫原性,有免疫反應性
C、分子量大,化學結構復雜
D、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應性
E、異物性、復合性
2、在抗原抗體反應中由于抗體過多而出現對反應的抑制現象稱為( )。
A、親和性
B、抑制性
C、前帶現象
D、后帶現象
E、解離現象
3、沉淀反應中抗體過量的現象稱為( )。
A、前帶
B、后帶
C、帶現象
D、等價帶
E、拖尾現象
4、從抗原化學性質來講,免疫原性較好的是( )。
A、脂多糖
B、脂肪
C、糖類
D、DNA
E、蛋白質
5、異嗜性抗原的本質是( )。
A、同種異型抗原
B、共同抗原
C、改變的自身抗原
D、抗原
E、半抗原
6、決定免疫反應特異性的物質基礎是( )。
A、載體
B、佐劑
C、抗原決定簇
D、TI-Ag
E、TD-Ag
7、甲、乙兩種抗原都能與某一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反應,這兩種抗原相互稱為( )。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TD-Ag
D、TI-Ag
E、共同抗原
8、抗原抗體比例不適合出現的沉淀現象稱為( )。
A、等價帶
B、帶現象
C、前帶
D、后帶
E、中帶
9、下列物質中抗原性最強的是( )。
A、核酸
B、蛋白質
C、多糖
D、半抗原
E、類脂
10、天然抗原多屬于哪種抗原( )。
A、TI抗原
B、TD抗原
C、既是TI抗原又是TD抗原
D、既不是TI抗原又不是TD抗原
E、超抗原
11、抗原分子誘導宿主產生應答的能力稱為( )。
A、宿主反應性
B、免疫原性
C、免疫反應性
D、抗原刺激性
E、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
12、抗原抗體比例不合適出現的沉淀現象稱為( )。
A、前帶
B、后帶
C、等價帶
D、帶現象
E、前后帶
13、來源于其他物種的抗原物質稱為( )。
A、完全抗原
B、異種抗原
C、同種異型抗原
D、自身抗原
E、半抗原
14、對人類而言屬于異嗜性抗原的物質是( )。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BSA
C、破傷風抗毒素
D、ABO血型抗原
E、大腸桿菌O14
15、下列不是凝集反應試驗的是( )。
A、直接凝集試驗
B、間接凝集試驗
C、凝集抑制試驗
D、協(xié)同凝集試驗
E、毒素中和試驗
16、抗原的反應原性是指( )。
A、抗原對機體的反應性的特性
B、抗原與機體發(fā)生特異性反應的特性
C、抗原與相應的應答產物發(fā)生特異性反應的特性
D、抗原與載體發(fā)生特異性反應的特性
E、抗原引起自身反應淋巴細胞活化的特性
17、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徑為( )。
A、靜脈>皮下>肌內>腹腔
B、靜脈>腹腔>皮下>肌內
C、腹腔>靜脈>皮下>肌內
D、皮下>肌內>腹腔>靜脈
E、腹腔>皮下>肌內>靜脈
18、凡具有強免疫原性的物質,一般的分子量應是( )。
A、≥10000
B、<1000
C、<5000
D、1000000
E、100000
19、不同抗原與抗體結合發(fā)生交叉反應的原因是( )。
A、抗原與抗體比例不合適
B、抗體的分子量較大
C、抗原和抗體的大小相近
D、抗體為多聚體
E、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決定簇
20、患者血清嗜異性凝集試驗滴度為1:224,用豚鼠腎吸收后為1:56,用牛紅細胞吸收后為0,可以輔助診斷( )
A、血清病
B、霍奇金病
C、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D、病毒性肺炎
E、冷凝激素綜合征
21、純化抗原常用的葡聚糖法(sepharose)適用于( )。
A、凝膠過濾
B、離子交換層析
C、親和層析
D、密度梯度離心
E、沉淀
22、關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人血清中的嗜異性抗體,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A、該抗體屬于IgM
B、該抗體可被含有Forssman抗原組織吸收
C、該抗體與正常人血清中Forssman抗體不同
D、該抗體在起病后第1~2周出現,高峰為3~4周
E、該抗體持續(xù)時間為3~6個月
23、抗原的特異性取決于( )。
A、抗原的化學組成
B、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抗原結構的復雜性
D、抗原決定簇的性質、數目及空間構型
E、抗原表位的數量
24、與抗原的免疫原性無關的物質特性是( )。
A、異物性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化學結構
D、分子的立體結構
E、物質的純度
25、體外抗原抗體反應,最合適的條件是( )。
A、0.65%NaCl、pH 2~6、35℃
B、0.85%NaCl、pH 6~8、37℃
C、0.85%NaCl、pH 2~6、35℃
D、0.85%NaCl、pH 2~6、37℃
E、0.65%NaCl、pH 6~8、37℃
26、兼有免疫原性及免疫反應性的抗原物質稱為( )。
A、簡單半抗原
B、復合抗原
C、阻斷抗原
D、完全抗原
E、封閉抗原
27、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者血清中的嗜異性抗體出現高峰和持續(xù)時間是( )。
A、出現于發(fā)病后1周內,高峰2~4,持續(xù)時間1~3個月
B、出現于發(fā)病后1~2周,高峰為3~4周,持續(xù)時間3~6個月
C、出現于發(fā)病后2~3周,高峰為3~4周,持續(xù)時間6~9個月
D、出現于發(fā)病后3~4周,高峰為4~5周,持續(xù)時間9~12個月
E、出現于發(fā)病后1~2周,高峰為4~5周,持續(xù)時間3~6個月
28、對人體來說細菌的菌體(O)抗原屬于( )。
A、自身抗原
B、異種抗原
C、同種異型抗原
D、異嗜性抗原
E、半抗原
29、抗原抗體反應中,抗體的合適濃度是
A、固定的
B、規(guī)定的
C、與抗原相對而言
D、隨便設定的
E、人為規(guī)定的
30、體外抗原抗體反應,最適合的條件是
A、0.65%NaCl、PH2~6、35℃
B、0.85%NaCl、PH6~9、37℃
C、0.85 %NaCl、PH2~6、35℃
D、0.85%NaCl、PH2~6、37℃
E、0.65%NaCl、PH6~9、37℃
31、不屬于抗原抗體反應的是
A、放射免疫技術
B、免疫電泳技術
C、酶聯免疫技術
D、免疫比濁技術
E、淋巴細胞轉化試驗
32、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抗原抗體結合牢固不易受環(huán)境影響
B、解離后的抗體結構活性改變
C、解離后抗體不能再與抗原結合
D、抗體與抗原結合后仍可與其他抗原結合
E、解離后抗體的活性和特異性不變
33、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不包括
A、特異性
B、可逆性
C、可見性
D、比例性
E、階段性
34、抗原特異性主要取決于抗原分子的
A、物理性狀
B、結構的復雜性
C、分子量大小
D、表面的特殊化學結構
E、異物性
35、關于抗原抗體反應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抗原抗體只有在適當比例時才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團塊
B、抗原抗體反應依賴于兩種的特異性結合
C、抗原抗體反應具有可逆性
D、抗原過量稱為前帶
E、抗原抗體比例合適反應充分,稱為等價帶
36、抗原抗體反應中,何種條件形成肉眼可見的免疫復合物
A、抗原顯著多于抗體
B、抗體顯著多于抗原
C、抗原略多于抗體
D、抗體略多于抗原
E、抗原抗體比例適當
37、抗原抗體反應最適PH為
A、6.2~7.4
B、7.2~7.4
C、6.2~8.4
D、7.2~8.4
E、6.0~9.0
38、抗原抗體反應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包括
A、電解質、溫度和酸堿度
B、抗原抗體濃度、反應體積和溫度
C、抗原分子量和抗體效價
D、溫度、電解質和反應體積
E、酸堿度、溫度和抗原抗體濃度
39、對抗原抗體反應敘述正確的是
A、抗原抗體結合特異性指抗原表位與抗體鉸鏈區(qū)結合
B、抗原越多肉眼可見免疫復合物越多
C、抗體越多肉眼可見免疫復合物越多
D、抗原抗體復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解離
E、抗原抗體結合是一種共價結合
衛(wèi)生資格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衛(wèi)生資格考試"
相關推薦:
2019年衛(wèi)生資格《主管檢驗技師》檢驗基礎要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