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包衣的目的和種類【掌】
目的:
①控制藥物在胃腸道的釋放部位;
、诳刂扑幬镌谖改c道中的釋放速度;
、垩谏w苦味或不良氣味;
、芊莱薄⒈芄、隔離空氣以增加藥物的穩(wěn)定性;
、莘乐顾幬锏呐湮樽兓;
、薷纳破瑒┑耐庥^。
包衣的種類有二:糖衣和薄膜衣,其中薄膜衣又分為胃溶型和腸溶型兩種。
包衣的方法:
滾移包衣法:包括普通鍋、埋管鍋、高效鍋包衣法?捎糜诎且禄虮∧ひ。
懸浮包衣法:(流化包衣法或沸騰包衣法)適用包薄膜衣。
壓制包衣法:用壓片機實施壓制包衣,適用于包各類衣,尤其是藥物衣(多層片)。
十、包衣的材料與工序
1.糖衣目的和材料【掌】
、侔綦x層:防水分入片芯。包衣材料:10%玉米朊和15%~20%蟲膠及10%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CAP)的乙醇溶液,10%~15%明膠漿或30%~35%阿拉伯膠漿。
、诎垡聦樱合饨牵媒惶婕犹菨{和滑石粉的方法,包一層較厚的粉衣層。
③包糖衣層:表面光滑平整、細膩堅實。加入稀的糖漿。
、馨猩且聦樱好烙^、識別,與包糖衣層的工序同,區(qū)別糖漿中加食用色素。
、荽蚬猓涸黾庸鉂珊捅砻娴氖杷浴R话阌盟拇óa(chǎn)的米心蠟,常稱為川蠟。
2.薄膜衣的材料【掌】
(1)胃溶型即在胃中能溶解的高分子材料,適用于一般的片劑薄膜包衣,包括: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②羥丙基纖維素(HPC);③丙烯酸樹脂VI號;④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腸溶型是指在胃中不溶、腸液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CAP)、鄰苯二甲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P)、鄰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苯乙烯馬來酸共聚物、丙烯酸樹脂I、Ⅱ、Ⅲ號(甲基丙烯酸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3)水不溶型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①乙基纖維素②醋酸纖維素。
(4)其它輔助性的物料,如增塑劑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鄰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遮光劑二氧化鈦;食用色素有莧萊紅、胭脂紅、檸檬黃及靛藍等。
十一、片劑的質(zhì)量檢查【熟】
(一)片劑的質(zhì)量檢查項目:外觀性狀、片重差異、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壓制片崩解時限為15min,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為60min)、溶出度或釋放度、含量均勻度。
1.外觀性狀:完整光潔,色澤均勻,無異物,無雜斑,有效期內(nèi)保持不變。
2.片重差異:取20片稱重,將每片片重與平均片重比較,超出差異限度的藥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糖衣片、薄膜衣片應(yīng)在包衣前查片芯的重量差異,包衣后不再檢測。查均勻度的片劑,不必查片重。
3.硬度和脆碎度:應(yīng)用孟山都硬度計法和羅許脆碎儀法。
4.崩解度(崩解時限):吊籃法檢查。其中壓制片(素片)為15min。包衣片(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為60min(素片的4倍)。而腸溶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小時內(nèi)不得有裂縫、崩解或軟化等,在人工腸液中1小時內(nèi)需全部溶散或崩解并通過篩網(wǎng)。
5.溶出度或釋放度:如口含片、咀嚼片(不查崩解度)。
6.含量均勻度:取10片分別測定每片的相對含量,按《中國藥典》法檢查判斷是否合格。
(二)片劑的包裝與貯存
要求:密閉防潮,使用方便;
1. 多劑量包裝:玻璃瓶、塑料瓶
2. 單劑量包裝:泡罩式(水泡眼) 窄條式
(三)片劑的處方設(shè)計薄膜衣材料的種類 材料名稱胃溶型腸溶型水不溶型增塑劑遮光劑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
丙烯酸樹脂Ⅳ號,Eudrugit E 相似√
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 CAP √
丙烯酸樹脂Ⅰ號,與Eudrugit L30D相似 √
丙烯酸樹脂Ⅱ號,與Eudrugit L100相似 √
乙基纖維素 EC √
醋酸纖維素 CA √
丙烯酸樹脂Ⅲ號,與Eudrugit S100相似 √
鄰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 √
甘油、丙二醇、硅油 √
二氧化鈦
壓片制備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問題原因及解決辦法
裂片壓力分布不均勻、輔料彈性大塑性小造成彈性復(fù)原率不同;加壓過快;顆粒過干;細份太多;
松片壓力不夠,粘合劑使用不當,潤滑劑使用不當,物料彈性大。
粘沖粘模顆粒干燥不夠,環(huán)境濕度大,潤滑劑使用不當,沖頭表面銹蝕或刻字粗糙不光。
片重差異大顆粒大小不均勻,流動性差,加料斗裝量變化,下沖升降不靈活。
崩解遲緩壓力過大,崩解劑、粘合劑、潤滑劑使用不當。
溶出超限藥物溶解度小,溶解速度慢,片劑崩解慢,
含量不均勻片劑重量差異過大,小劑量藥物混合不均勻,顆粒干燥時可溶性成分的
相關(guān)推薦:
2013執(zhí)業(yè)藥師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二專項試題及答案匯總
2013年執(zhí)業(yè)藥師《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二》基礎(chǔ)習(xí)題匯總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