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Zì Shì Kǒu Cǎo
【別名】鹿蹄草(《生草藥性備要》),小回回蒜(《植物學(xué)大辭典,),假芹菜(《嶺南采藥錄》),千里光(《南京民間藥草》),自灸草、野芹菜、點(diǎn)草(《廣東中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禺毛茛的全草。春末夏初,采取全草,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須根多數(shù),白色。莖直立,高0.3~1米,分枝圓柱形,中空。莖與葉柄均密被伸展的淡黃色糙毛。基生葉簇生,具長(zhǎng)柄,通常2回3裂,1回裂片闊楔形,長(zhǎng)3~5厘米,寬0.8~1.5厘米,再行深裂,2回裂片長(zhǎng)方狀倒披針形,上端具不規(guī)則的齒裂或3深裂;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但葉柄較短。花小,直徑約6~8毫米,對(duì)葉單生于枝端;萼片5,狹卵形,外反,外面有長(zhǎng)毛;花瓣5,黃色,闊倒卵形,長(zhǎng)約5.5毫米,寬3毫米,基部有圓形的小鱗片;雄蕊多數(shù),短;心皮分離,有胚珠1枚。聚生瘦果球形,直徑約1厘米,花托伸長(zhǎng),有短毛;瘦果扁,狹倒卵形,長(zhǎng)約4毫米。兩側(cè)邊緣附近有不明顯的棱線,頂端有短喙;ㄆ4~5月。
【生境分布】生長(zhǎng)于水溝或水田邊等陰濕處。分布長(zhǎng)江中、下游和以南各地區(qū)。
【性狀】干燥全草,長(zhǎng)約40厘米,暗褐色,莖有分枝,細(xì)長(zhǎng)壓扁,有縱皺紋,被灰黃色粗長(zhǎng)毛,莖基帶有須根;葉皺縮,葉片2回3裂,葉柄基部呈鞘狀;枝上部帶有花或果實(shí),但大部均已脫落,而露出長(zhǎng)3~4毫米的花托。氣微,味淡。以干燥無泥沙雜質(zhì)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原白頭翁素,鮮莖葉中含量約0.12%,干莖葉中約0.34%,鮮根約0.3%。全草預(yù)試含有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jī)酸。
【性味】甘淡,有毒。
①《嶺南采藥錄》:略有毒。
②《廣東中藥》Ⅱ:味淡,性平,有微毒。
【功能主治】治目翳,黃疸。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發(fā)泡、塞鼻或搗汁涂。
【注意】
、佟稄V東中藥》Ⅱ:其汁液切不可點(diǎn)眼。
②《廣東中草藥》:不宜內(nèi)服。
【附方】
、僦窝鄄∪ツ,痘眼亦好:銅錢一個(gè),放在脈門之上,自扣草捶爛,敷在錢眼處則扯毒,有泡,亦無礙。(《生草藥性備要》)
②治黃(疸)。鹤钥鄄荽驙,敷手腕脈上,待起泡時(shí)刺破,除去黃水。(《南京民間藥草》)
【摘錄】《*辭典》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