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輔導:五味
一、含義
五味,即指藥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藥物作用規(guī)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
二、確定依據(jù)
五味學說是中醫(yī)歸納解釋藥物效能的說理工具。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嘗藥物的真實滋味而得知,如黃連味苦、蜂蜜味甘、生姜味辛、烏梅味酸、芒硝味咸等。繼而人們發(fā)現(xiàn)藥物的滋味與藥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和對應性,如功能發(fā)表行散的藥多辛味、能補虛緩急的藥多甘味、能斂肺澀腸的藥多酸味、能降泄燥濕的藥多苦味、能軟堅散結的藥多咸味。于是,在遇到用口嘗滋味不能解釋藥物的效用時,便依據(jù)上述規(guī)律反推其味,所推出的味與口嘗味無關系。如葛根,臨床證明其既能生津止渴,又能發(fā)表透疹,用口嘗所得甘味只能解釋歸納其生津止渴作用,而發(fā)表透疹則難以歸納解釋,故又據(jù)發(fā)表透散多味辛的原則,再賦予其辛味。如此,葛根的藥味不只是甘,而且有辛。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推理比較,醫(yī)藥學家逐步認識到這種以藥效確定藥味的方法要比口嘗法更科學、更接近于臨床實際,故今之藥味確定,主以藥效,參以口嘗。藥味可以與滋味相同,也可以與滋味相異。藥味既是藥物的滋味,又超出藥物的滋味,是藥物作用規(guī)律的高度概括。
三、所示效用及臨床應用
五味是藥物對人體不同效用的概括,效用中又包括治療作用和不良作用。各具體味對人體的效用分述如下。
(一)辛
能散、能行,有發(fā)散、行氣、活血作用。如治表證的荊芥、薄荷,治氣滯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
辛味藥大多能耗氣傷陰,氣虛陰虧者慎用。
(二)甘
能補、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藥性等作用。如治虛證的黃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攣急作痛、調和藥性的飴糖、甘草等,均具甘味。某些甘味藥還能解藥、食毒,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藥多質潤而善于滋燥。
甘味藥大多能膩膈礙胃,令人中滿,凡濕阻、食積、中滿氣滯者慎用。
(三)酸
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如治自汗盜汗、遺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瀉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烏梅,治大汗虛脫、崩漏經(jīng)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烏梅等。 酸味藥大多能收斂邪氣,凡邪未盡之證均當慎用。
(四)苦
能泄、能燥、能堅。其中,能泄的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黃苦寒,功能瀉熱通便,治熱結便秘每用。二指苦能降泄,如杏仁味苦降泄肺氣,治咳喘氣逆必投;代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嘔喘常選。三指苦能清泄,如黃連、梔子味苦,能清熱瀉火,治火熱內蘊或上攻諸證宜擇。能燥即指苦能燥濕,如治寒濕的蒼術、厚樸,治濕熱的黃柏、苦參等,均為苦味。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意即瀉火存陰,如黃柏、知母即是;二指堅厚腸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黃連有厚腸止瀉作用等。 苦味藥大多能傷津、伐胃,津液大傷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大量用。
(五)成
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鱉甲,治熱結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
《素問·五臟生成》云:“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故食鹽類咸味藥不宜多食,高血壓動脈硬化者尤當如此。有的咸味藥如芒硝,能瀉下通腸,脾虛便溏者慎用。
(六)澀
能收、能斂,同酸味一樣有收斂固澀作用,如治滑脫諸證的龍骨,治久痢脫肛的赤石脂,治崩漏帶下的烏賊骨等,均具澀味。習慣將澀附于酸。
澀味藥大多能斂邪,邪氣未盡者慎用。
(七)淡
能滲、能利,有滲濕利水作用,如治水腫、小便不利的豬苓、茯苓,均具淡味。常將淡附于甘。
淡味藥過用,亦能傷津液,陰虛津虧者慎用。
此外,還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開,有化濕、辟穢、開竅、醒脾等作用,如功能化濕的藿香、辟穢的蘇合香、開竅的麝香、醒脾的佩蘭等,均具芳香味。習慣將芳香歸為五臭之列,有的也標上辛味,稱為辛香之氣。芳香味與辛味一樣,亦能耗氣傷津,氣虛津虧者慎用。
四、陰陽屬性
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五、氣味配合
(一)意義
氣與味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藥物的作用,其中氣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只有將二者合參才能較全面地認識藥物的性能。如紫蘇與薄荷雖均味辛而能發(fā)散表邪,但紫蘇性溫而發(fā)散風寒,薄荷性涼而發(fā)散風熱;黃芪與石斛雖均味甘而能補虛,但黃芪性溫而善補氣升陽,石斛性微寒則善清熱養(yǎng)陰。
(二)原則
氣與味配合的原則有二:一為任何氣與任何味均可組配;二為一藥中氣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兩個或更多。味越多,說明其作用越廣泛。
(三)規(guī)律
氣味配合規(guī)律有二:一為氣味均一;二為一氣二味或多味。
(四)氣味配合與療效的關系
概之有二:一為氣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溫的藥多能發(fā)散風寒,如麻黃、紫蘇等;辛涼的藥多能發(fā)散風熱,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藥多能清熱解毒,如黃芩、黃連等;甘溫的藥多能補氣或助陽,如黃芪、鎖陽等。有時氣味也有主次之別,如黃芪與鎖陽雖均為甘溫,但黃芪以甘為主則補氣,鎖陽以溫為主則助陽。二為氣味相異,功能不同。其中有味異氣同者,如麻黃辛溫能散寒發(fā)表、杏仁苦溫能降氣止咳、烏梅酸溫能斂肺澀腸、大棗甘溫能補脾益氣、肉蓯蓉咸溫能補腎助陽;有味同氣異者,如桂枝辛溫能發(fā)表散寒、薄荷辛涼能發(fā)表散熱、附子辛熱能補火助陽、石膏辛寒能清熱瀉火等。
相關推薦:
2013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講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