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咯血
(1)燥熱犯肺證
證候:喉癢咳嗽,痰中帶血,口干鼻燥,或有發(fā)熱,咯痰不爽;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數(shù)。
治法:清熱潤肺,寧絡(luò)止血。
代表方劑:桑杏湯加減。
常用藥物:桑葉 豆豉 杏仁 象貝母 南沙參 梨皮 山梔 金銀花 連翹 牛蒡子 麥冬 天冬 石斛
(2)陰虛肺熱證
證候:咳嗽少痰,痰中帶血或血色鮮紅,反復(fù)咯血,口干咽燥,兩顴紅赤,潮熱盜汗;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xì)數(shù)。
治法:滋陰潤肺,涼血止血。
代表方劑:百合固金湯加減。
常用藥物:生地 熟地 麥冬 貝母 百合 當(dāng)歸 芍藥 甘草 玄參 桔!“⒛z 三七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糯稻根 五味子 浮小麥 牡蠣
(3)肝火犯肺證
證候:咳嗽陣作,痰中帶血,或純血鮮紅,胸脅牽痛,煩躁易怒,口苦目赤;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法:清肝瀉肺,涼血止血。
代表方劑:瀉白散加黛蛤散加減。
常用藥物: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 青黛 海蛤殼 丹皮 山梔 黃芩
4.吐血
(1)胃中積熱證
證候:胃脘灼熱作痛,吐血鮮紅或紫暗,或夾有食物殘?jiān),便秘而黑,口?舌質(zhì)紅,苔黃而干,脈數(shù)。
治法:清胃泄熱,涼血止血。
代表方劑:瀉心湯合十灰散加減。
常用藥物:大黃 黃連 黃芩 大薊 小薊 側(cè)柏葉 荷葉 茜草根 山梔 茅根 丹皮 棕櫚皮
(2)氣虛血溢證
證候:吐血纏綿不止,時(shí)輕時(shí)重,血色淡暗,體倦神疲,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舌質(zhì)淡,苔白,脈細(xì)弱。
治法:益氣攝血。
代表方劑:歸脾湯加減。
常用藥物:白術(shù) 茯神 黃芪 龍眼肉 酸棗仁 人參 木香 甘草 當(dāng)歸 遠(yuǎn)志 生姜 大棗
(3)肝火犯胃證
證候:吐血色紅或紫暗,脘脅脹痛,目赤口干,煩躁易怒,寐少夢多;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shù)。
治法:瀉肝清胃,涼血止血。
代表方劑: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物:龍膽草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dāng)歸 柴胡 生地 黃芩 梔子 香附 玄胡
5.便血
(1)腸道濕熱證
證候:便血鮮紅,大便不暢,腹痛,口苦,納谷不香;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化濕,涼血止血。
代表方劑:地榆散合槐角丸加減。
常用藥物:地榆 茜根 黃芩 黃連 山梔 茯苓 槐角 當(dāng)歸 炒枳殼 防風(fēng) 萊菔子 郁金 陳皮 砂仁
(2)脾胃虛寒證
證候:便血紫暗或色黑,脘腹隱痛,喜按喜暖,便溏納差,畏寒肢冷,面色無華,神疲懶言;舌質(zhì)淡,苔白,脈細(xì)。
治法: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
代表方劑:黃土湯加減。
常用藥物:灶心黃土 甘草 干地黃 白術(shù) 炮附子 阿膠 黃芩 花蕊石 三七 炮姜 鹿角霜 艾葉
編輯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