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臨床助理醫(yī)師《兒科學》章節(jié)復習資料匯總
第10節(jié):消化系統(tǒng)疾病
一、解剖生理特點
一、解剖特點
1.嬰幼兒的胃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發(fā)育不成熟,幽門緊張度高,所以很容易吐奶。
2.口腔黏膜嫩,血管豐富。
3.唾液腺不完善,唾液分泌少,黏膜干燥,易胺損傷和細菌感染。
二、生理特點
新生兒唾液分泌少,3-4個月開始增加,5-6個月明顯增多。
嬰兒胃排空時間:
水為1.5-2小時
母乳為2-3小時
牛乳為3-4小時
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由于幽門環(huán)肌肥厚,使幽門管腔狹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一、臨床表現(xiàn)
1.嘔吐 無膽汁的噴射性嘔吐(由于幽門梗阻,膽汁上不來),嘔吐物為凝塊的奶汁。
2.胃蠕動波
3.右上腹腫塊 特有體征。呈橄欖形、光滑、質較硬的腫塊
還可以有黃疸、消瘦、脫水以及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表現(xiàn)
二、輔助檢查
1.腹部B型超聲檢查:可發(fā)現(xiàn)幽門肌厚度≥4mm,前后徑≥13mm,管長≥17mm.
2.X線鋇餐檢查,幽門胃竇呈典型的鳥嘴狀改變,(還有一個病也是呈鳥嘴狀改變:賁門失弛緩癥)管腔狹窄如線狀。
三、治療
幽門環(huán)肌切開術
三、先天性巨結腸
又稱為先天性無神經(jīng)節(jié)細胞癥。也就是小腸遠端無神經(jīng)調節(jié),持續(xù)痙攣,糞便在近端出不去,使這一段結腸肥厚擴張。
一、臨床表現(xiàn)
1.胎便排出延遲、頑固性便秘和腹脹 患兒出生后3天不排便,以后形成不灌腸不排便的情況。
2.嘔吐、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遲緩.
3.直腸指檢 直腸壺腹部空虛。
二、輔助檢查
腹部立位平片、內(nèi)鏡
三、診斷和鑒別診斷
1.先天性腸閉鎖:完全不通氣了,腹部直立位平片可見整個下腹部無氣
2.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X線平片示腸壁有氣囊腫和(或)門靜脈積氣。
四、小兒腹瀉病
小兒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消化道綜合征,好發(fā)于6個月-2歲嬰幼兒。(6個月以前的多為生理性腹瀉,6個月-2歲,好發(fā)秋季腹瀉,2歲以后好發(fā)菌痢)
一、病因
1.易感因素 嬰幼兒的各個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完善。
2.感染因素(注意這個是外在因素):病毒感染,輪狀病毒屬是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的最常見病原,其它還有如細菌、寄生蟲。
3.非感染因素:包括飲食氣候等因素。
二、臨床表現(xiàn)
(一)急性腹瀉的共同臨床表現(xiàn)
1.輕型腹瀉 只有局部癥狀而無全身癥狀。
2.重型腹瀉 除了局部癥狀還有全身癥狀,如脫水、電解質紊亂等
(二)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紊亂
1.脫水
脫水分度 |
每kg脫水量 |
臨床表現(xiàn) |
輕度 |
30-50ml/kg 占體重的3%-5% |
精神稍差、皮膚稍干燥、囟門稍凹陷、呂唇略干、尿量稍減少。(注意“稍”“尚”) |
中度 |
50-100ml/kg 占體重的5%-10% |
皮膚干燥、彈性較差、囟門明顯凹陷、四肢稍涼、尿量明顯減少(又有“稍”又有“明顯”,但注意沒有循環(huán)障礙) |
重度 |
100-120ml/kg 占體重10%以上 |
外周循環(huán)衰竭:休克、尿極少、血壓下降、四肢厥冷、、皮膚彈性極差,表情淡漠、,昏迷(只要出現(xiàn)循環(huán)障礙就是重度) |
脫水量÷體重=每kg脫水量 如5kg嬰兒脫水量為150ml:150÷5=30ml/kg 為輕度脫水
2.低鉀血癥:多在酸中毒和脫水被糾正后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精神不振、無力、腹脹、心律失常等
3.代謝性酸中毒:由于腹瀉致大量堿性物質丟失,導致酸中毒。
4.脫水性質
脫水性質 |
血清鈉 |
低滲性脫水 |
<130mmol/L |
等滲性脫水 |
130-150mmol/L |
高滲性脫水 |
>150mmol/L |
(三)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
1.輪狀病毒腸炎 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最常見的病原,故曾被稱為“秋季腹瀉”。多見于6-24個月的嬰幼兒。這里有個特征性的東西--脂肪球(+),出現(xiàn)這個就是考的輪狀病毒腸炎。癥狀輕,大便蛋花湯樣,量多,次數(shù)多,水分多,無腥臭味。
2.大腸桿菌腸炎 多發(fā)生在氣溫較高的夏季
(1)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 黃綠色或蛋花樣便,有霉臭味
(2)產(chǎn)毒性大腸桿菌腸炎 起病急,臨床表現(xiàn)與致病性大腸桿菌相似
(3)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 起病急,大便黏凍帶膿血。
(4)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
(5)黏附性大腸桿菌腸炎
3.空腸彎曲菌腸炎、
4.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
5.鼠傷寒沙門菌小腸結腸炎
6.抗生素誘發(fā)的腸炎 這里記住兩個
1.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 大便呈暗綠色海水樣便,有腥臭味
2.真菌性腸炎 白色念珠菌反致,可以見到豆腐渣樣細塊。
三、診斷及鑒別診斷
這里知道一下生理性腹瀉:就是除了拉肚子,其它哪兒都好,但還是注意有時題干里會出現(xiàn)什么濕疹、虛胖,也是說的生理性腹瀉。
四、治療
1.飲食療法 調整飲食,而不是禁食。
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
(1)口服補液:對于輕中度無循環(huán)障礙的可給于口服補液鹽(ORS)其張力為2/3張,總滲透壓為310mmol/L。
(2)靜脈補液
v 明白要補多少量
總量:包括補充累積損失量(就是上面脫水分度的量)、繼續(xù)損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輕度脫水約為90~120ml/kg
中度脫水約為120~150ml/kg
重度脫水約為150~180ml/kg
輕--中--重 每次增加30ml/kg。
v 明白每種液的張力
溶液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相等,為等張溶液。
生理鹽水(0.9%氯化鈉) 為1張,等張溶液
葡萄糖(不管5%還是10%都一樣) 沒有張力
1.4%碳酸氫鈉溶液 為1張,等張溶液
1.87%乳酸鈉溶液 為1張,等張溶液
v 明白每種脫水需要用什么液來補
等滲性脫水用1/2張含鈉液
低滲性脫水用2/3張含鈉液
高滲性脫水用1/3張含鈉液
重度脫水的患兒應快速擴容,用20ml/kg的等張含鈉液30-60分鐘內(nèi)快速輸入,注意啊,這里擴容是不管高滲低滲的,統(tǒng)一用等張液。
重度酸中毒的患兒可用1.4%碳酸氫鈉溶液擴容,兼有擴容和糾酸的作用。
v 明白這個張力是怎么算出來的
這里首選要明白一點:含鈉的等滲液在整個溶液里所占的比例,就是多少張,如
2:3:1液 由6份液體組成,其中有2份生理鹽水,3份葡萄糖,1份1.4%碳酸氫鈉溶液?纯雌渲杏袕埩Φ臑樯睇}水和1.4%碳酸氫鈉,共3份。這樣含鈉的等滲液所占比值就為3/6(1/2)張。
4:3:2液 由4份生理鹽水、3份葡萄糖、2份1.4%碳酸氫鈉。其中含鈉的等滲液占6份,所占比值就為6/9(2/3)張.
2:6:1液 由2份生理鹽水、6份葡萄糖、1份1.4%碳酸氫鈉。其中含鈉的等滲液占3份,所占比值就為3/9(1/3)張。
這里有一個規(guī)律:不管怎么配,鹽和堿的比例始終要保持2:1
補鉀的幾個原則:
見尿補鉀
能口服補鉀用口服。
靜脈補鉀濃度不能超過0.3%
v 糾正酸中毒:每5%碳酸氫鈉5ml/kg可以提高5mmol/L的HCO3-
v 第2天補液:
第2天以后只需要補生理需要量和繼續(xù)損失量。
生理需要量按每日60-80ml/kg/天,1/3~1/5張含鈉液補充。一般是(1:4溶液)
繼續(xù)損失量是按“丟多少補多少、隨時丟隨時補”的原則,用1/2~1/3張含鈉液補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