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失神:失神即無神,是精虧神衰或邪盛神亂的表現(xiàn)。
假神:臨床表現(xiàn)為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轉佳,神志清楚,或目無光彩,突然目光轉亮,久病面色無華,突然兩顴泛紅如妝。提示臟腑精氣衰竭,古人比喻為“回光返照”、“殘燈復明”。
12.五色主病:青色主寒證、氣滯、血瘀、疼痛和驚風。赤色主熱證,亦見于戴陽證。黃色主虛證、濕證。白色主虛證、寒證、失血證。黑色主腎虛、寒證、水飲、瘀血、疼痛。
13.斑是指皮膚出現(xiàn)深紅色或青紫色片狀斑塊,平攤于皮膚,摸之不應手,壓之不褪色者。疹指皮膚出現(xiàn)紅色或紫紅色粟粒狀疹點,高出皮膚,撫之礙手,壓之褪色者。
14.點、刺舌:
舌尖生點刺:多為心火亢盛。舌中生點刺:多為胃腸熱盛。舌邊有點刺:多為肝膽火盛。
15.譫語:指神識不清、語無倫次、聲高有力的癥狀。
鄭聲:指神識不清,語言重復,時斷時續(xù),語聲低弱模糊的癥狀。
獨語:指自言自語,喃喃不休,見人語止,首尾不續(xù)的癥狀。
16.咳聲短促,呈陣發(fā)性、痙攣性,連續(xù)不斷,咳后有雞鳴樣回聲,并反復發(fā)作者,稱為頓咳(百日咳),多因風邪與痰熱搏結所致,常見于小兒。
咳聲如犬吠,伴有聲音嘶啞,吸氣困難,是肺腎陰虛,疫毒攻喉所致,多見于白喉。
17.嘔吐呈噴射狀者多為熱擾神明;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為胃反,多屬脾胃陽虛證;口干欲飲,飲后則吐者為水逆,多屬痰飲停胃,胃氣上逆所致。
18.大便泄瀉臭如敗卵,或夾未消化食物,矢氣酸臭者多為傷食;尿甜并散發(fā)爛蘋果氣味者多屬消渴病;病室有蒜臭氣味多見于有機磷中毒。
19.口淡多見于脾胃虛弱;口甜多見于脾胃濕熱、脾虛;口黏膩見于痰熱內盛、濕熱蘊脾及寒濕困脾;口酸多見于肝胃郁熱、飲食停滯;口苦多見于肝膽火旺、心火上炎;口咸多屬腎病或寒水上泛。
20.肝風內動四證鑒別見下表
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22年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各科目復習資料匯總
2022年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各科目精選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