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判斷,明確指出這個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并要求“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解析】
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好生活既有質樸純真的共同向往,又因受到文化傳統(tǒng)、社會環(huán)境、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而對其產生不同的理解。
美好生活是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等廣泛生活領域在內的一個有機整體。這個有機體中,各個生活領域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為美好生活提供充足的動力和養(yǎng)分。人民既是這個美好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這個美好生活的享有者。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這個美好生活能夠實現(xiàn)的關鍵,是人民謀求并實現(xiàn)美好生活的主心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這三者作為相互關聯(lián)的有機整體,回答了新時代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實踐,是為什么人、由誰領導、走什么路的問題。
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實踐,既包括改造外部世界的實踐,又包括改造內部世界的實踐,這兩種實踐共同構成了美好生活的各種必備條件。改造外部世界的實踐就是要創(chuàng)造出必要的經濟條件、政治條件、社會條件、文化條件、生態(tài)條件等外在因素。改造內部世界的實踐就是要創(chuàng)造出人內在的思想修養(yǎng)、道德境界、智慧德性、感受能力等內在因素。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使作為個體的人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實現(xiàn)并感受美好生活。
一個人能夠過上什么樣的生活,既與他具有的物質生活條件有關,又與他內在的精神生活條件有關。精神生活條件是個體的人要過上美好生活所必須具備的道德、修養(yǎng)、人格、境界、感受能力等內在精神素養(yǎng)的總和。美好的精神生活本身就是新時代美好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道德是精神生活最重要的內容,它與美好生活的實現(xiàn)密不可分。對幸福、美好生活與道德關系的深層次哲學研究告訴我們,美好生活的實現(xiàn)是一個離不開道德水準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系統(tǒng)工程。因此要建構美好生活,也必須加強人的素質錘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