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題目]
“幸福取決于領導”,你怎么看?
[背景描述]
《小康》雜志聯(lián)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以及新浪網(wǎng),并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在全國范圍內的近200個城市中開展了一項調查。在針對幸福取決于什么這個問題時,有近五成的受訪者將票投給了市長和書記。
[題目解析]
將人民幸福系于城市領導一身,是一種感性且模糊的答案,又是基于直觀的生活經(jīng)歷。這種表述本身,表明人們對行政管理的陌生感,但同時又暗含著民眾的某種期待。對此,不知道領導們是否感覺“壓力山大”?
GDP掛帥的增長模式是一個指揮棒,在這個指揮棒下,城市主政官員一方面要顧忌市民感受,一方面還必須考慮自己的政績。如果決策程序是民主透明公開的,官員的政績追求和百姓的幸福度還能保持一致,怕就怕一些主政官員打著為民謀福利的口號大謀私利。
當民眾將權力讓渡給政府與行政者時,后者必須賦予前者相應的權利作為回饋,而權利則包括構成幸福的各種因素。換言之,人們有理由向主政者訴求幸福,這是人們應得的權利。與此同時,民眾對行政者又有監(jiān)督的權利,法治與行政倫理應當約束行政者的行為。所謂“幸福取決于市領導”,切忌異變?yōu)椤邦I導說了算”,讓人民幸福更不是領導的“施舍”,而是領導肩負的責任。
民眾對于政府這么高的寄予希望,說明我們現(xiàn)在的居民幸福感仍然不高,居民的幸福感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加需要我們居民自身的調整,尤其是心態(tài)的調整。通過對于心理的整體疏導,適度的釋放心理壓力。這樣更能增加幸福感,對于我們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來說,這更加需要我們社會公眾給予更多的社會關注,建立家庭的幸福感。
政府對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要更加的關注,尤其是廣大的農(nóng)村中的老人,留守兒童等等。廣泛的社保制度已經(jīng)初步的建立,但是更多的細節(jié)還需要政府的關注,尤其是資金的傾斜。政策的傾斜只能解決表面上的問題,通過資金的扶持,才能夠真正的為老百姓謀福利,真正的讓老百姓的幸福感提升起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