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事業(yè)單位的行測來說,很多題確實可以用一定的技巧,但是并非所有的都可以,而且即便是技巧,絕大多數時候都建立在了解整個知識體系的情況下才能夠正確而有效的使用。所以,踏踏實實掌握最基本的知識才是萬全之策。下面,考試吧以很多同學最經常運用的一個技巧——從弱原則進行說明,希望讓大家了解做行測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知識結構。
“從弱原則”,又稱“可能選項優(yōu)先原則”,是在日常推理中經常用到的一個原則。它是指選項中說法較為委婉的選項可優(yōu)先選擇。從這一原則出發(fā),引申出說法過于絕對的選項可以適當排除。例如,選項中帶“可能”“大約”“也許”“不一定”“有些”“部分”“有影響”“未必”等,一般我們認為是語氣比較弱的選項,而帶有“一定”“絕對”“必須”“所有”“決定”等,這些我們稱之為絕對化的選項。其實,從弱原則如果使用的好,會加快做題的速度,同時也能提高做題準確率,所以從弱原則是我們在做邏輯題最經常用的方法。例如:
【例1】倫敦經濟學院教授理查德·萊亞德說:“我們的生活存在悖論。多數人希望收入越來越高,并為此不懈努力。但是盡管西方社會越來越富足,人們卻沒有感到越來越幸福。”經濟增長并不一定讓人們更幸福,大眾追求物質財富往好處說是徒勞的,可能性更大的結果是讓人更加不幸福。
根據理查德·萊亞德的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幸福和人們的收入沒有關系 B.收入越高的人就越不幸福
C.要幸福的人就不應該有高收入 D.幸福不只是通過收入來衡量
【解析】D。結論型題目。文中寫的是幸福與收入之間的關系,雖然并不一定收入越高就越幸福,但也不能得出這二者沒有關系,A項錯誤;B、C兩項過于絕對,明顯錯誤;而文中觀點為盡管人們收入越來越富足,但卻沒感到越來越幸福,由此可以得出D項。
【例2.】大物理學家牛頓小時候在班上學習成績倒數第一名,因而曾被老師和同學稱作“笨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日記里記載:教師和家長都曾認為他智力低下;世界著名的偉大作家高爾基只讀過小學三年級;陶行知先生曾提醒老師們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由此,可以推斷出( )。
A.小時候學習成績越差,長大后的成就越大
B.人的才能表現(xiàn)有早晚之別
C.一個人的成就與他所受教育的多少無關
D.名人們小時候的學習成績都不好
【解析】B。結論型題目。A、C、D三項的說法都過于絕對,排除。題干中牛頓、達爾文、高爾基均表現(xiàn)出了小時候與長大后才能的對比,說明才能表現(xiàn)有早晚之別,B項正確。
以上兩題,我們確實可以利用“從弱原則”就可以輕松的得出答案。但是這個方法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下面來看這一道題:
【例3】某市要建花園或修池塘,有下列4種假設:修了池塘就要架橋;架了橋就不能建花園;建花園必須植樹;植樹必須架橋。
據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橋
C.最后可能有花園 D.池塘和花園不能同時存在
【解析】C。必然性推理題。題干的邏輯關系如下:①修池塘→架橋→不建花園;②建花園→植樹→架橋。由①,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知,建花園→不架橋;與②建花園→架橋構成一個二難推理,由于或者架橋或者不架橋,所以可推出一定不建花園。故不可能推出的是C項。
這一道題,雖然C項中帶有“可能”,但是仍然是屬于“不能推出”的選項。所以,這一道題,很多同學就很容易選錯。
那么,在應用“從弱原則”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是什么呢?在邏輯判斷中,一定要分清楚“從弱原則”使用的范圍。邏輯可分為兩大知識體系——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所謂必然性推理,在推理時一般不能應用生活常識,而可能性推理,更多涉及的是日常推理,“從弱原則”應用的就比較多。區(qū)分必然性和可能性題型的要點是掌握必然性推理的邏輯關鍵詞,比如包含“所有”“有些”“或者”“且”“如果……那么”“只有……才”等,且選項基本都是圍繞特定的幾個概念展開,可考慮是必然性推理,那么做題時一定要掌握邏輯推理的規(guī)則。而那些題干類似言語片段閱讀,問法又是“推出”類的題目,可以考慮是可能性推理題目,“從弱原則”的正確性就會很高。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
2015事業(yè)單位考試職業(yè)能力測試乘法運算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