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三大不平等條約的異同
1、《南京條約》
也叫《江寧條約》《萬國合約》,簽訂于1842年中英鴉片戰(zhàn)爭大清帝國戰(zhàn)敗之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標志著鴉片戰(zhàn)爭的結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約主要涉及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等等,大致內容如下:
(1)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2)清政府賠償英國軍費2100萬銀元。
(3)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準許英國派駐領事,準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2、《馬關條約》
也稱為《馬關新約》,日方稱之為《下關條約》《日清講和條約》,簽訂于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大清帝國戰(zhàn)敗之后,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條約主要涉及割地、賠款等,大致內容如下:
(1)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3、《辛丑條約》
又稱為《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簽訂于1901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之后,當時一共是跟十一個國家簽訂(英、俄、德、美、日、法、意、奧、荷、比、西),標志著清政府已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約主要涉及賠款、劃定使館區(qū)、駐軍隊等,大致內容如下:
(1)清政府賠款各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約9.82億兩。
(2)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qū),成為“國中之國”。在區(qū)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
(3)拆炮臺、駐軍隊。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臺,帝國主義列強可在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重要地區(qū)的12個地方駐扎軍隊。
(4)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凡發(fā)生反帝斗爭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5年。其中這一條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淪為了帝國主義的工具。
(5)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成為清政府與列強交涉的專門機構。
通過對以上三個條約內容的分析可知,三個條約都涉及到了賠款的內容,這是屬于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都涉及到了割地的內容,但是《辛丑條約》無關割地。《南京條約》簽定的時候,列強以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輔,《馬關條約》簽定后,列強以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
二、練習
(多選)下列條約中,均涉及到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的條約包括( )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璦琿條約》
答案【AB】解析:《南京條約》大致內容如下:(1)割香港島給英國(2)清政府賠償英國軍費2100萬銀元。(3)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內容中割地、賠款和開放通商口岸均有涉及;《馬關條約》大致內容如下:(1)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內容有割地、賠款和開放通商口岸;《辛丑條約》大致內容如下:(1)清政府賠款各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約9.82億兩。(2)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qū),成為“國中之國”。在區(qū)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內容中有賠款,但不涉及割地和開放通商口岸;《璦琿條約》共3條,主要內容為:(1)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清國領土劃歸俄國。(2)烏蘇里江以東的大清國領土劃為清俄共管;(3)原屬大清國內河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只準大清國和俄國船只航行,內容有割地,但不涉及賠款和開放通商口岸;故本題答案選A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