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政法干警招錄工作將于7月31日起開始,標志著新一輪的政法干警考試正式拉開大幕。此次政法干警考試中的公共科目分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兩門,而其中的申論科目又按照專科類與本碩類分為兩套試卷。中公教育專家將根據(jù)08、09這兩年申論考試情況及招考大綱對此次政法干警中的申論科目進行解析。
一、考查的目的解析,把握?祁惻c本碩類考核側(cè)重點
申論試卷分為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給定資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xiàn)象,要求考生在對給定資料閱讀、理解、分析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形式,完成相應的題目作答。
申論(專科類)重點測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如2009年湖南政法干警申論試卷以張海超開胸驗肺引出職業(yè)病防治問題,以原因分析、提出對策和文章三種題型考察考生對于給定資料的主要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資料各部分關系的把握。
申論(本碩類)重點測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包括: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內(nèi)容主旨(含表層意義及深層意義);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內(nèi)容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條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如2009年河北政法干警申論考試圍繞建設宜居城市問題展開,通過判斷、概括、對策和文章四種題型來考察考生對材料主要問題及主題的理解和把握。
二、給定材料解析:關注題材、中心和形式
1、題材廣泛:申論的給定資料具有普遍性,對政治、經(jīng)濟、法律、文化、社會等方面問題都有所涉獵,涉及面非常廣。如2008年內(nèi)蒙政法干警申論考試以蘭州牛肉面“限價令”這一微觀問題為切入點,反映了政府職能定位不準確、越權越位、行政干預市場、行政決定的公信力不高和行政管理水平不高等我國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問題。
2、中心突出:申論的給定資料具有針對性,一般都會圍繞某一個或某幾個社會問題展開,有明確的主題。可以是現(xiàn)實中普遍存在的社會熱點問題,大眾傳媒關注的焦點,或者是社會公共事務管理領域某一方面的內(nèi)容。如2009年河南政法干警考試圍繞食品安全問題展開,考查政府對于食品領域的監(jiān)管問題。
3、形式多樣:申論的給定資料形式具有多樣性,有的是以段落形式給出的一組文字材料,有的是一篇或幾篇的文章或是訪談錄等。
如2008內(nèi)蒙政法干警考試:
記者:“針對蘭州市牛肉面價格上漲的這種問題,蘭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種限價的手段,您怎么看待這個事?”
經(jīng)濟學家劉福垣:“我們現(xiàn)在市場經(jīng)濟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中期階段,市場機制要求的是產(chǎn)品要按照價值規(guī)律正常的調(diào)整,而政府限價這還是恢復到計劃經(jīng)濟的手段,它不利于市場主體的成熟,也不利于市場結構的調(diào)整。所以我認為它這個做法是好心辦了錯事!
三、充分了解考試形式、題型與作答要求
根據(jù)給定資料和測評目的的不同,申論的考試形式、題型及要求會有所變化,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考試形式的變化,根據(jù)專科類與本碩類的劃分,申論試卷具體可能出現(xiàn)兩種種考察形式:給定資料相同但?祁惻c本碩類的作答要求不同和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祁惻c本碩類都不同。其中的第一種是對2010年國考申論考察形式的延續(xù),2009年河南政法干警考試的申論就是對第一種形式的實踐。而2009年其它省份則大部分采用兩套試卷形式進行。
第二、考試題型的變化,如寫作文種上的變化。在延續(xù)以議論文為主的傳統(tǒng)下,根據(jù)給定資料的不同,文章部分還可以讓考生發(fā)表議論、進行評述或者寫一篇講話稿、調(diào)查報告、工作方案及其它相關的公文等。這就要求考生在把握申論考察基本題型的基礎上,加強對公文寫作格式與內(nèi)容的學習。
第三、試題結構上的變化,根據(jù)測評目的的不同,可能設定兩個、三個或多個問題等,對于所設定的問題可以涵蓋概括對策分析和文章四種基本題型,也可以是其中的兩或三種。如2009年湖南政法干警考試?粕暾撛嚲砭涂疾榱烁爬▽Σ吆臀恼氯N題型。
專家通過以上分析情況來看,認為政法干警考試的申論復習應該從熱點事件與試題作答規(guī)律入手,一方面考生可以通過關注時事熱點來把握申論考試材料,另一方面通過把握題型的作答規(guī)律來應對作答要求,只要考生能夠在理解材料基礎上把握命題要求和作答規(guī)律,就能夠很好的應對這場考試,中公教育專家將繼續(xù)為考生準備備考知識,幫助考生在政法干警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