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無腦,匹夫不可無志,三軍不可無帥——申論作答,無論概括、分析、擬制對策,還是長短作文,每一層答案、每一個分論點都不可沒有總括句的統(tǒng)領。總括句既是總體觀點的體現(xiàn),又是對應“結構化評分標準”的結構化答案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答案失分就失在缺少總括句,很多答案之所以得分高正在于總括句不僅準確而且精煉。下面是專家經(jīng)過多年來的公務員考試培訓積累,總結出來的作答技巧,希望幫助考生能學會巧用總括句,讓自己的申論作答有條不紊,拿得高分。
總括句,顧名思義,就是對材料內(nèi)容整體概括的句子。在申論考試的部分題型中,總括句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歸納概括類、分析類題型中,其作用就如同一列火車的車頭,牽引著作答的方向。不僅如此,很多時候總括句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采分點,寫好準確而精煉的總括句,是申論作答中破題得分的重要亮點。
總括句是材料內(nèi)容的縮影,其句式一般為:“該材料反映了……問題”,“該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比如從整個材料的角度來看,2011年國考副省級以上材料可總括為:黃河的治理開發(fā)與管理保護的問題;2010年浙江省考材料可總括為:資源能源利用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等等?偫ň鋺M量凸顯出概括的高度,最好能抓住問題本質(zhì),爭取一語中的,一針見血,提綱挈領,起到總領的作用。從分值上看,情況不一,有的總括句可能不占分值,而有的則可能會占到總分的三分之一左右。不占分值的總括句并不意味著其可有可無、無足輕重,占有分值的其重要程度自不必說。下面我們通過實例來深化理解。
方法一:一言蔽題,揭示本質(zhì)
2011年國考副省級以上申論第一題第2問,“給定資料5”中介紹了漢代王景治理黃河的思路和做法。請概括王景治河后黃河安瀾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通過閱讀材料5,我們可以判斷出王景治理黃河有其獨到之處,而這些獨到的做法再加上一部分客觀因素,正是使黃河安瀾800年的主要原因。作答中,逐條一一羅列出其具體做法、存在的客觀因素,似乎是無可厚非的。但這樣的答案卻很難得到高分,因為其缺少了必要的統(tǒng)領,漏掉了一言蔽題的靈魂之筆,即總括句:主要原因是王景治黃舉措順應了黃河的規(guī)律。這一總括句看似平常無奇,實際上,它卻是作答的精深處所在,不僅揭示了事件的本質(zhì),更是貼合住了材料主題所指的方向,即尊重黃河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毋庸置疑,這里的總括句是占有分值的。
方法二:單刀直入,據(jù)問而答
2010年浙江省申論第二題,資料四下劃線句子提到“遭遇到一個兩難的境地”(根據(jù)材料四、五、六進行分析)。1. 指出其中矛盾做簡要分析。( 20分)
通過對材料4、5、6的解讀,可以看出矛盾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低碳經(jīng)濟已被提上日程,另一方面浙江省經(jīng)濟結構不合理及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給節(jié)能減排造成巨大壓力。這里總括句的存在就十分必要,因為題目中作出了明確要求——“指出其中矛盾”,因此作答就需首先進行總括,即:矛盾存在于浙江經(jīng)濟發(fā)展的模式、現(xiàn)狀與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之間。完成這一總括后,再分兩條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分別論述。顯然,這里的總括句也是占有分值的。
方法三:化零為整,綱舉目張
2011年國考副省級以上申論第一題第1問,黃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決、善徙,這已經(jīng)是為幾千年歷史所反復證明的基本事實!苯Y合對這句話的理解,談談對黃河自身規(guī)律的認識。(10分)
這里可用的總括句是:黃河自身規(guī)律主要體現(xiàn)在“三善”上。繼而順此開來,具體而論。從題目的要求來看,這一總括句的存在并非必需,但就作答的完善性來講,卻又必不可少。因為其起到了一個總領的作用,可以使答案的方向更為明確,把較為零散的條目整合統(tǒng)一,用更加有力的形式表達出來。從另一個側面來講,它可以讓閱卷人更容易把握住你的意向,便于閱卷人把握答案要點,避免答案流于泛泛,要點淹沒在句中造成漏讀和失分。當然,這里的總括句是不占分值的。
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需要一位優(yōu)秀的領導者,一份優(yōu)秀的答案同樣也需要一句點睛之筆來統(tǒng)攝全篇?偫ň洳粌H僅是作答的亮點,其往往也是作答所必需的得分點,是所有申論考試的一個核心內(nèi)容,是概括、分析題中的基礎性知識。不管申論考試中有無類似“概括資料內(nèi)容,提出答案要點”的具體題目,在每一道試題的作答中都一樣需要把握“總括句”的撰寫,每位考生要能把握住這一點,就一定能讓總括句成為自己的撐竿,躍向更高的分數(shù)!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