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
第三節(jié) 計劃
一、計劃的構成
二、制訂的原則
三、制訂的方法
四、協議的形式
五、簽訂過程及技巧
一、計劃的構成
(一)目的和目標
(二)問題與對象
(三)介入策略
(四)合作者
(五)兩者的角色
(六)程序及時間
一、計劃的構成
定義:理性思考和作出決定的過程,是介入行動的藍圖
步驟:制訂目標、選擇行動
(一)目的和目標
1、目的:即長遠目標:總體方向、最后結果
2、目標:即近期計劃:具體的工作指標:是工作過程和階段性成果
3、兩者關系:目標是目的的分解,最終的目的要通過具體的目標來實現
一、計劃的構成
(二)問題與對象
問題:要改善的社會功能
對象:要改變的目標系統(tǒng)
1、個人:介入個人解決問題
2、家庭:個人問題由家庭環(huán)境引起
3、小組或群體:面對相似問題、具有同樣需要的群體
4、組織:機構內在問題,影響運行效能
5、社區(qū):社區(qū)缺乏資源、環(huán)境影響居民
一、計劃的構成
(三)介入策略
1、定義:一套方案(介入服務的整體方案)、一套方法(改變對象態(tài)度、行為)
2、內容:介入技巧、社工任務、社工角色
3、策略:
(1)直接服務:
(2)間接服務:政策倡導
一、計劃的構成
(四)合作者
1、專業(yè)人士
2、資源環(huán)境
一、計劃的構成
(五)兩者的角色
1、社會工作者的角色:不同任務、多重角色
2、服務對象的角色:嚴格界定、以利服務
一、計劃的構成
(六)程序及時間
1、具體程序
2、時間進度
目的:約束雙方,為了目標,共同努力
二、制訂的原則
(一)服務對象參與:以對象為中心,讓對象來參與
(二)尊重對象意愿:分享期望、完全一致
(三)計劃詳細具體:行動指示、可供測量
(四)目標宗旨相符:具體目標不能偏離總體目的
(五)能夠總結度量:可以量化評估、清晰呈現成果
三、制訂的方法
(一)設定目的和目標
1、制訂介入目的:總體結果、總目標、大方向、不可測
2、設定工作目標:實現總目標的具體目的、可行的、可測的
(1)確定需要和問題:使計劃有針對性、提高對象的參與性
(2)解釋目標的意義:產生認同、積極行動、正向反應
(3)選擇適當的目標:①篩選目標:找出初步目標、討論各個目標、決定具體目標;②定義目標:界定清楚,以利執(zhí)行。
(4)討論可行與利弊:過高(挫敗感)、過低(成就感);
(5)確定目標的次序:是兩廂情愿、非包辦代替
三、制訂的方法
(二)構建行動計劃
1、選擇介入系統(tǒng):根據對象確定系統(tǒng),直接介入系統(tǒng)、間接介入系統(tǒng)
2、選擇行動內容:
(1)危機介入:危及生命安全的突發(fā)性事件
(2)資源整合:滿足需要、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
(3)經濟援助:常規(guī)性(制度性幫助)、臨時性(特別需要)
(4)安置服務:替代服務(暫時、短期、長期、永久性安置)
(5)專業(yè)咨詢:掌握各種信息、全面提供咨詢
三、制訂的方法
(三)簽訂服務協議
1、含義:服務合同、工作契約,與對象討論后的工作方案,解決問題的承諾、合作計劃,工作目標、相互責任
2、內容: (1)目的與目標;(2)角色與任務;(3)步驟、方法與技巧;(4)期望的結果、評估的方法。
3、特點與原則: (1)明確性;(2)認可性;(3)彈性;(4)實用性。
四、協議的形式
(一)書面協議:通常首選
列明:工作目標、責任義務,有約束力
(二)口頭協議:變通處理
用途:專業(yè)關系建立初期、對象不習慣之時
五、協議的簽訂過程及技巧
(一)簽訂過程
1、會談協議:通過會談,達成協議
2、界定問題:服務對象社會功能發(fā)揮方面之事項
3、協議目的和目標:社工提出、雙方討論、共同決定
4、協議策略和行動:策略多種、雙方認同
五、協議的簽訂過程及技巧
(二)簽訂技巧
1、認定對象看法:對象自己認定問題、討論達成共識
2、分享問題看法:消除分歧、達成協議
3、描述工作問題:為后續(xù)工作提供依據
4、確定目的目標,說明行動策略:詳細說明角色、任務、方法、問題、時限等,讓對象愿意投入
5、總結強調協議內容:小結協議內容、強調雙方責任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