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fā)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zhì)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fā)出哲理的意蘊。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三冊第六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xiàn)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yǎng)!蓖ㄟ^學習本文可以解讀蘇軾的儒道兼濟思想,進而了解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了解蘇軾。
2、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jù)
(1)了解駢散結合“以文為賦”的語言特點
(2)鑒賞本文景情理的有機交融
(3)“知人論世”——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課標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jù):
教學重點:
(1)誦讀感悟,吟詠品味
(2)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觸發(fā)的情思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曠達樂觀的情懷。
依據(jù):目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蓖ㄟ^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語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風格、節(jié)奏等都刻骨銘心在自己的腦海中”。強調(diào)用語文課程所特有的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學生的精神領域,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教學難點: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nèi)涵
依據(jù):關于哲理性的東西對高一學生而言還有些難度,不易把握,因此,需老師徐徐善誘,點撥引導。
4、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及有機整合
摒棄傳統(tǒng)的“以本為本”、死磨應纏、機械訓練的做法,給文本合理定位,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歸文本”的統(tǒng)一。語文新課程認為學生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老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是最主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要能利用教科書,進行再創(chuàng)造,把教科書變成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內(nèi)容,賦予教科書內(nèi)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師應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點撥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除此以外,結合課外資源,師生共同搜集資料,對蘇軾的生平、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jīng)學過蘇軾的一些詩文,如《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等,主要停留在閱讀背誦和低層次的鑒賞階段,理解流于膚淺,缺乏深度。但從總體上,學生對蘇軾的作品還是具有濃厚的興趣。高中生思維活躍,理解能力和獨特感悟能力大大加強,因此,完全可以用語文課程所特有的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學生的精神領域,使學生能感悟蘇軾在困境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曠達樂觀的情懷并受到啟迪。
2.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題,學生往往視為畏途。老師應該少作一些脫離語文語境的、所謂梳理規(guī)律的、機械操練性的客觀化、標準化練習,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點到即可。另外,光靠學生“自悟”也比較費時間,應重在引導、點撥學生去領悟、欣賞、評價。
3.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
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三、說教法:
1、根據(jù)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jié)奏富于變化,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課堂上以老師點撥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老師推薦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一文,作為補充材料,幫助學生認識蘇軾。)
2、教學課時:兩課時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認定考試說課(語文)指導:沁園春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