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味精彩片斷
美讀:課文第三段。
賞析:
讀了這一段文字,一個活生生的只會紙上談兵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似乎當年的趙括又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我們看,馬謖說的第一句話就把諸葛亮的千叮嚀萬囑咐當作了耳旁風,他的語氣里還似乎有點笑話諸葛亮的謹慎多余。當王平向他提建議的時候,馬謖滿口理論,什么"憑高視下,勢如劈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素讀兵書當成了炫耀的資本,殊不知這正是他自己的思想誤區(qū),而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不是常常遇到嗎?
三、比較閱讀
聯(lián)單 《三國演義》記敘的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在歷史上都有記載,但許多細節(jié)是虛構(gòu)的。課本節(jié)選的這部分,寫的是諸葛亮想要北定中原而出兵祁山,魏蜀之間在街亭的一次戰(zhàn)斗。試將下面兩則史料與課文加以比較。
.
1.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于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lián)恰`A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晉陳壽《三國志·張郃傳》)
2.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yīng)亮,關(guān)中響震。魏明帝西鎮(zhèn)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zhàn)于街亭。謖違亮節(jié)度,舉動失宜,尤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戮謖以謝眾。
(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此練習落實課后練習二的要求。
四、美文賞析
提示:在《三國演義》中,繼失街亭后,接著寫了空城計武侯彈琴退仲達,而實際上這個故事完全是虛構(gòu)的,因為當時與諸葛亮直接對陣的是曹真,街亭之戰(zhàn)也是曹真派張郃去的。那么故事中的主人公司馬懿當時又在哪里呢?當時,魏國有三路大軍在前線拒敵,東路軍在揚州,總指揮是曹休;中路軍在宛城,總指揮是司馬懿。東路軍和中路軍都是防備東吳。還有一路就是西路軍了,總指揮是曹真。
五、品讀:《三國演義》第95回一段: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使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捎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酌鱾髁睿"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zhí)麈尾。城門內(nèi)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tài)?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于是兩路兵盡皆退去?酌饕娢很娺h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tǒng)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巳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眾皆驚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后人有詩贊曰: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言訖,拍手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隨軍入漢中:司馬懿必將復(fù)來。于是孔明離西城望漢中而走。
賞析:有人說,一味小心的人不能做大事,也只有小心的人才能做大事。這句話看似矛盾,而實際上卻講出了事情的本質(zhì)所在,這一點從諸葛亮的空城計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孔明一生謹慎,這次忽然用了極冒險的計策,似乎不合乎常理,而他就是用的這種不合常理迷惑了司馬懿的推理。司馬懿多次敗于孔明的計策,所以對孔明的每一個計策都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進行推測,這一次空城計的成功又正是利用了司馬懿的多疑。
六、拓展訓(xùn)練
1、問題討論:馬謖失街亭是誰的過失?馬謖有沒有謀略?
提示:①馬謖失街亭與劉備白帝城托孤時對馬謖的評價相呼應(yīng)?蓮闹T葛亮用人上考慮。②在諸葛亮南征孟獲時,馬謖提出"攻心為上“。
2、根據(jù)你所了解的故事給諸葛亮寫一篇傳略。要求400字左右。
相關(guān)推薦:2010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小學(xué)語文說課稿:觀潮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