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流動的組織---血液
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人從生物圈中獲取食物和氧氣,并把體內產(chǎn)生的廢物排出到生物圈中,都必須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運輸。血液是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基礎。
2、教材內容:本課教學包括:血液的組成及功能;血漿的成分和功能;三種血細胞的特點及功能;有關人造血液、造血干細胞的研究。
3、重點難點分析及確定的依據(jù):分析教學內容,與老教材不同的是,降低了知識難度,減少了過多的專業(yè)術語,避免學生學習過細過難的生理學知識。所以我把重點難點放在以下幾方面:
教學重點: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血液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密閉的管道系統(tǒng)里循環(huán)流動,帶動著物質的運輸,保障各項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掌握這部分內容是為學習“血液循環(huán)”奠定基礎。
教學難點: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圖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血紅蛋白的特性
借助顯微鏡來觀察人血的涂片,可以讓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血液,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
4、學情分析:學生對血液既熟悉又陌生。雖有流血、驗血的經(jīng)歷,但對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還知之甚少。
5、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jù)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A、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B、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C、了解有關人造血液、造血干細胞的知識。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運用顯微鏡觀察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實驗態(tài)度;激勵學生將來從事醫(yī)學研究,解決醫(yī)學難題,造福人類。
二、教法學法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jié)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如果把掌握知識的過程比喻為建造一座大樓房,那么教師應提供給學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磚頭、石灰等,把這一切堆砌的工作應當由學生去做。為了充分體現(xiàn)教師是引導著,學生是主體,我在這堂課的設計過程中運用先學后教、合作探究、問題探究等教學手段,運用啟發(fā)式,討論式,問題激趣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活動,即發(fā)揮了集體的作用,也能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學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認定初中生物說課稿:體內物質循環(huán)說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