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論述題
1.答:(一)有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
基于信息加工理論,研究者一般認為,有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大致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理解問題和搜尋解法。綜合有關模型,基克提出了一個問題解決過程的模式。
(二)無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
早先的信息加工理論認為,無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和有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是基本相同的。但近年來,關于日常情境中實際問題解決的研究表明,無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與有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有明顯的差別,它的解決過程更主要的是一種“設計”過程,而不是在一定的邏輯結構中進行的系統(tǒng)的“解法搜尋”。西諾特對成人解決無結構的問題的過程進行了口語報告分析,她發(fā)現(xiàn),這種問題解決過程包含了大量的辯證思維活動,問題解決者需要自己來明確問題,創(chuàng)建問題表征,需要權衡問題的不同側面,設計不同的解決方案,并對各種方案進行比較和衡量。在西諾特的基礎上,喬納森把無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總結為以下環(huán)節(jié):
1)理清問題及其情境限制
在解決無結構的問題時,解決者常常首先要確定問題是否真的存在。有時所尋找的信息實際上就隱含在情境中,只是我們一時沒有察覺。其次,問題解決者要查明問題的實質。
2)澄清、明確各種可能的角度、立場和利害關系
在解決無結構的問題時,只建立單一的問題表征是不夠的,在初步理清了問題的性質之后,問題解決者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問題中的多種可能性,從多個角度、不同立場來看這一問題,在此基礎上再把各個側面、各個角度結合起來,看哪種理解方式最有意義,最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3)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在確定了各種不同的立場和理解方式之后,解決者就可以分別從這些立場和理解方式出發(fā),看有哪些相應的解決方法。
4)評價各種方法的有效性
無結構的問題通常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因此。這種問題的解決實際上是要尋找一種在各種解法中最為可取的解決方案。
5)對問題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監(jiān)控
所有的問題解決都需要元認知監(jiān)控,包括對解決過程的計劃、對理解狀況的監(jiān)察、對解法的評價等。
6)實施、監(jiān)察解決方案
在實際實施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問題解決者需要認真監(jiān)察問題解決的效果�?此芊襁_到所期望的目標,能否滿足不同方面的要求,能否在給定的條件下解決問題,以及是否還有更有效、更便捷的解決方案等。
7)調整解決方案
問題解決往往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針對問題解決結果的反饋信息,解決者常常需要調整解決方案。或者改變理解問題的方式和思路。
2.答:對心智技能最早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是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系統(tǒng)地總結了有關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的理論。加里培林認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動作構成的。心智動作既不是神秘的靈魂的特性,也不是人腦固有的特性。
由于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動作構成的,所以心智動作的形成過程與心智技能的形成過程是一致的,心智動作的形成階段也可用來說明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加里培林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成以下五個階段:
1)活動的定向階段。這是活動的準備階段。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預先熟悉活動任務,了解活動對象,知道將做什么和怎么做,構建關于認知活動本身和活動結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對它們的定向。
2)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物質活動指借助實物進行活動。物質化活動指借助實物的模型、圖片、樣本等代替物進行活動。
3)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心智活動不直接依賴物質或物質化的客體,而是借助出聲言語的形式來完成的。
4)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這一階段開始從出聲的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內部言語“不是指向于同別人交際的,它是一種對自己發(fā)出的言語。是自己思考問題時的言語活動”。
5)內部言語階段。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后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心智活動完全借助內部言語完成,高度簡要、自動化,是很少發(fā)生錯誤的熟練階段。
3.答:性格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
性格的個別差異表現(xiàn)在性格特征差異和性格類型差異兩個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異
關于性格的特征差異,心理學家一般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的:
(1)對現(xiàn)實態(tài)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對社會、集體、他人的態(tài)度。對勞動、工作和學習的態(tài)度,對自己的態(tài)度等。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識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
(3)性格的情緒特征,是指個體在情緒活動時的強度、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以及主導心境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個別差異。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個體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和調節(jié)方面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類型差異
性格類型是指一個人身上所有的性格特征的獨特結合,許多心理學家都試圖劃分性格的類型,主要有:
依據個人心理活動傾向于外部還是內部,把人的性格分為外傾型與內傾型兩類。
依據一個人獨立或順從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為獨立型和順從型。
根據性格的特征差異,將性格分為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
性格差異的教育含義:性格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作為動力因素影響學習的速度和質量。
4.【答案要點】從良好的思想品質,良好的認知能力個性特征,良好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儀表,自然威信四個方面分析。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