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殊信息點在快速閱讀中的運用
所謂“特殊信息點”是指那些很容易在文章中識別的詞匯,諸如時間、數(shù)字、大寫字母等形式的語言點。這些形式的表達一方面很容易識別出來,另一方面,這些信息點的表現(xiàn)的一般都是文章的瑣碎信息,對于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而言,不過是更進一步論證而已。因此,可以忽略這些信息的閱讀。如果后面測試的題點中確實涉及到了,再回來細讀也無妨,畢竟它們的表現(xiàn)形式非常利于查找和定位判斷。
如樣題中“How Much Trash Is Generated?”一段中:Of the 210 million tons of trash, or solid waste, gener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ually, about 56 million tons, or 27 percent, is either recycled (glass, paper products, plastic, metals) or composted (做成堆肥) (yard waste).
再如樣題中“How Is Trash Disposed of”一段中:The trash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most tripled since 1960. This trash is handled in various ways. About 27 percent of the trash is recycled or composted, 16 percent is burned and 57 percent is buried in landfills. The amount of trash buried in landfills has doubled since 1960.
我們注意到上面的描述中充斥了大量的數(shù)字性的詞匯,可以判斷該部分信息為具體的描述,在處理的時候,可以放棄閱讀。
四、尋讀在快速閱讀中的運用
尋讀的目的主要是有目標地去找出文中某些特定的信息,也就是說,在對文章有所了解(即略讀)后,在文章中查找與某一問題、某一觀點或某一單詞有關(guān)的信息,尋找解題的可靠依據(jù)。尋讀時,要以很快的速度掃視文章,確定所查詢的信息范圍。值得慶幸的是,在四級快速閱讀的測試文章中,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小標題,這就能夠幫助我們很快地鎖定解題范圍。同時,還應(yīng)該注意題目中體現(xiàn)出的所查信息的特點。如:問題或填空的句子中涉及到人名、地名,則主要尋找首字母大寫的單詞;有關(guān)日期、數(shù)目的問題,則主要查找具體數(shù)字;有關(guān)某個事件、某種觀點等,就需要尋找與此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詞,而與所查信息無關(guān)的內(nèi)容可一掠而過。
如樣題第6題: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building of landfills is the job of both fede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在判斷時,一些特殊的用詞,“United States”,“building of landfills”都提示我們順利找到原文的“In the United States, taking care of trash and building landfills are local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來判斷正誤。
隨后的第9題:To dispose of a ton of trash in a landfill, customers have to pay a tipping fee of . 則可以通過“customers”、“ tipping fee”找到原文“Customers are charged tipping fees for using the site. The tipping fees vary from $10 to $40 per ton.”來填寫空格。
總的來說,從最新的樣題來看,快速閱讀理解部分由于其篇幅長,題目靈活,會讓考生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對于該題型我們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那就是快速閱讀測試的重點就是考生在短時間內(nèi)獲取篇章主旨和特定信息的能力,因此,它更強調(diào)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的貫徹。只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方法,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還是很容易在一段時間內(nèi)取得滿意的成績。
相關(guān)推薦:2010年12月四六級閱讀通關(guān)寶典:邏輯詞匯總結(jié)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