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7. AC【解題分析】此題是考查對時間和空間與運動著的物質之間的關系。 時間和空間與物 質運動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系。時間和空間不是空洞的概念,它們是“人腦之外的客觀存在 ”(A項),因此具有客觀性;而物質運動又具有時空特征,并且只有在時間和空間中才能 進行,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C項)。因此離開時空的物質運動和離開物 質運動的時空都是不存在的。題中所給定的四個選項,A項與B項是相矛盾的選項,B項是錯 誤 的,需要排除。D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是干擾項,因為題干是要求回答時間、空間和物質的 關系而不是時間和空間的特點,也排除,這樣只有A項和C項才是正確反映時間空間與物質運 動不可分離關系的正確選項。
18. ABD【解題分析】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意識的起源。狼孩沒有人的意 識這一事實說明, 作為人的意識不是從來就有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識,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但 “不是純粹的生物學過程”(A項),它是“社會的產(chǎn)物”(B項),無論是人類意識還是個 人意識的形成都離不開社會(D項),離開了社會離開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就無所謂 意識。所以A、B、D項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考生回答此題的錯誤點在C項上,該項有極大 的 迷惑性和干擾性,最容易被誤選為正確選項。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生要非常仔細、認真地 審題,不能半點馬虎。意識是物質的產(chǎn)物,是精神現(xiàn)象,而不是物質現(xiàn)象,所以C項是錯誤 的。
19. ABC【解題分析】此題通過一位哲學家的名言考查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 的關系。題干中 這句話就是說“社會發(fā)展必須代表人的利益”(A項),同時“社會發(fā)展為人的發(fā)展提供條件 ”(B項),歸根到底是說明“人的發(fā)展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價值目標”(C項)。但是社會發(fā) 展決不等值于人的發(fā)展(D項)。所以A、B、C正確反映了題干的含義,是正確選項?忌 答此題問題會出在D項上,有的考生會誤認為社會發(fā)展就是人的發(fā)展,多選了D項而丟分。
20. ABC【解題分析】此題是考查對認識主體在認識活動中的作用的確立。 人的認識活動是由 認識的主體、客體和中介所構成的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系統(tǒng)。在認識系統(tǒng)中,認識的主體是最具 有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因素,它擔負著使實在客體向觀念轉化的任務。具體表現(xiàn)在:主體通過 能動的活動,把物質存在的某一部分納入到認識活動中,使其成為認識的客體同主體結成認 識關系,并“選擇和設定客體的結果”(A項);“主體通過認識工具作用于客體,使客體 信息被主體所接受”(B項),然后主體對客體信息進行思維加工、整理和重構,并對客體 信息的意義、含義作出解釋和概括(C項)。但是無論怎樣主體不能憑空地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客 體信息(D項),如果這樣認為就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這樣排除錯誤選項D項,A、B、C 項正確反映了認識主體在認識中的作用。糊涂的考生會由于誤選D項而丟分。
21. ABCD【解題分析】考查對貨幣流通規(guī)律的理解。貨幣流通規(guī)律即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與進入流通領域的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市場上待售的商品數(shù)量,二是各種商品的價格水平,這兩項的乘積就是一定時期內的待售商品價格總額;三是貨幣流通速度。因此,ABCD都是正確的選項。考生在回答此題時,容易將B項和C項混淆而漏掉其中之一,必須給予注意。
22. ABCD【解題分析】考查對商品流通公式與資本流通公式區(qū)別的理解。商品流通公式是:W—G—W。資本流通公式是:G—W —G′。對比這兩個公式,可以看出:第一,前者是先賣后買,后者是先買后賣,因而買與賣的順序是不同的;第二,前者的起點和終點是不同的商品,后者的起點和終點是相同的貨幣,因而它們流通的起點和終點不同;第三,前者以貨幣為流通的媒介,后者以商品為流通的媒介;第四,前者流通的目的是為了得到不同的商品,后者流通的目的是為了價值增殖。因此,該題A、B、C、D四項都是正確的選項。
23. ABC【解題分析】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的 重要意義。黨的十 四屆三中全會《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建立多層次的社會 保障體系的重要意義是題中的A、B、C三項。
24. ABC【解題分析】此題考查考生對毛澤東思想科學定義的掌握。1981年中共十一 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過的黨 章科學概括了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定義。備選項A、B、C符合題干要求,為此題正確答案。備 選項D把毛澤東個人思想等同于毛澤東思想,不符合題干要求,不是此題正確答案。
25. ABCD【解題分析】此題考查考生對新民主主義經(jīng)濟建設方針的掌握。1949年中國 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所通過的《共同綱領》明確規(guī)定了新民主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方針是實行公私 兼顧、勞資兩利、城鄉(xiāng)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以達到發(fā)展生產(chǎn)、繁榮經(jīng)濟的目的。因此, 備選項A、B、C、D都符合題干要求,為此題正確答案。
26. CD【解題分析】此題考查考生對“古為今用”和“洋為中用”方針的掌握。1964年2 月毛澤東在對中央音樂學院一封來信的批示中,提出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古 為今用”是對待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正確方針,“洋為中用”是對待外國文化的正確方針?傊 ,向古人學習是為了現(xiàn)在的活人,向外國學習是為了今天的中國人。因此,備選項C、D符合 題干要求,為此題正確答案。備選項A、B是繁榮科學文化事業(yè)的方針,不符合題干要求,不 是此題正確答案。
27. AD【解題分析】此題考查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時代 背景和貢獻的掌握。
此題著重考查的是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時代背景和貢獻的共同點。B、 C是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時代背景和貢獻,而不是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時代背景和 貢獻。因此,不為正確選項。只有A、D才是兩者共同的。
28. ABC【解題分析】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 成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確認和掌握。十六大報告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 斷 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A項);“是在總結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B項);“是依據(jù)當代世界的新變化、國情與黨情的新變化提出來的”(C項)。題中的 D項明顯是干擾項,所以A、B、C項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
29. ABCD【解題分析】這是胡錦濤《七一講話》所闡述的主要觀點,需要 加強記憶。
30. ABCD【解題分析】此題是形勢與政策題。
31. ABCD【解題分析】此題是形勢與政策題。
32. ABCD【解題分析】此題是形勢與政策題。
33. ABCD【解題分析】此題是形勢與政策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