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即自發(fā)的唯物主義,它的產生與發(fā)展經歷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古代中國還是古代希臘羅馬都存在過這種唯物主義學說。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有如下特點:
①肯定世界的物質性。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質性的元素,用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的生成。
②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因素。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在把“五行”當作世界的本原時,還以它們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來說明世界的聯(lián)系發(fā)展。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則用“火”說明世界發(fā)展的辯證景象。他說:“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體,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按規(guī)律燃燒著、按規(guī)律熄滅著的永恒的活火!
③力圖從具體實物中尋找世界的本原。他們依據對自然現象的籠統(tǒng)直觀,把物質歸結為一種或幾種實物。這是一種天才的猜測,但沒有科學根據,過于簡單化。如中國古代的五行說,古羅馬關于水、火、氣是世界本原的學說。
④古希臘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最高形式。隨著人們實踐范圍的擴大和理論思維能力的提高,樸素唯物主義逐步擺脫了把世界本原歸結為某種具體物質形態(tài)的局限性。出現了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的原子唯物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質微!霸印苯M成的,開始從物質結構上研究世界的本原。
⑤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和猜測的成分。樸素唯物主義是依據直觀經驗和比較粗淺的自然知識所作的理論概括,缺乏科學論證和理論體系,帶有猜測的成分。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即機械唯物主義。它是適應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而出現的,是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反對封建主義、宗教神學的思想武器。17世紀英國的唯物主義,經過法國的百科全書派,到19世紀上半葉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人本唯物主義都屬于這一類。
①以近代自然科學為依據,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依據當時自然科學關于原子是物質最小單位的認識,把物質歸結為原子,認為原子的屬性就是一切物質形態(tài)的共同屬性。并論證了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描繪了一幅唯物的世界圖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在總結當時科學成就的基礎上,概括了觀察、實驗和歸納等認識自然界的實驗方法。系統(tǒng)地闡述了機械唯物主義的思想。指出物體是不依賴于人們思想的東西,它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世界上除了具有廣延的物體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東西。并由此出發(fā)論證了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批判了唯心主義和二元論。
②背離了古代哲學把世界看成整體的辯證法觀點。古代的唯物主義把世界看成是一幅由種種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交織起來的畫面,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自發(fā)結合。而從15世紀后半葉開始,自然科學獲得日益迅速的發(fā)展,進入了以實驗為基礎的階段?茖W家們把自然界分解成各個部分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對有機體進行解剖學的研究。這種分門別類研究的方法使人類在認識自然方面獲得巨大進展。但是這種撇開廣泛的總的聯(lián)系孤立地、靜止地考察事物的方法被人們從自然科學移到哲學領域后,形成了形而上學的長期統(tǒng)治,造成了幾個世紀在思維方式上特有的孤立、靜止、片面地看問題的局限性。
③具有三個歷史局限性,即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唯心史觀(唯物主義不徹底性)。
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手工工場階段,人們在生產中使用的工具多半是杠桿、齒輪、水磨等簡單的機械裝置,使用的能源主要是風力、畜力、人力等等自然力,生產中提出的中心問題是力學問題。因此,在近代自然科學形成和發(fā)展的初期,機械力學占首要的中心的地位。從開普勒發(fā)現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伽利略發(fā)現落體定律到牛頓發(fā)表《數學原理》,機械力學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而其他自然科學部門還很不成熟。當時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水平決定了人們只能主要用機械力學的原理來論證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用力學規(guī)律來解釋形形色色的各種現象。如霍布斯就認為,世界是一部巨大的機器,人體不過是精妙的小機器,心臟好比發(fā)條,神經好比游絲,關節(jié)好比齒輪,甚至連欲望、忿怒、愛情、恐懼等情感活動,也是純粹機械原因引起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用力學規(guī)律解釋一切自然現象。他們認為事物不發(fā)生根本質變,事物的發(fā)展不過是是循環(huán)。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原子這一物質層次,雖然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混淆了自然科學物質結構概念同哲學物質范疇的區(qū)別,經不起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檢驗,也經不起唯心主義的進攻,而且,完全不能說明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看不到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批評費爾巴哈時所說:“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完全脫離的。”
(3)現代唯物主義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總結了無產階級斗爭的歷史經驗和自然科學的新成果,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特別是在批判地吸取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產生是哲學上的偉大變革。它克服了機械唯物主義的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克服了機械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用唯物主義觀察社會歷史,揭示了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實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有機統(tǒng)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最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是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