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臨床助理醫(yī)師《微生物學》復習講義匯總
第二十八單元 肝炎病毒
重點提示
本單元2000~2009年約考過5題,其中HAV生物學特性1題;HBV形態(tài)結構l題;HCV傳播途徑l題;HEV傳播途徑2題。內容較多,考點也多,較為重要?忌鷳莆誋AV生物學特性、Dan占顆粒的概念和特性以及戊肝的傳播途徑。熟悉考查丙肝傳播途徑及丁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考點串講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
(一)生物學性狀
1.形態(tài)與結構 球形,20面體立體對稱,無包膜,基因組為單正鏈RNA,只有一個血清型(2008)。
2.感染模型與細胞培養(yǎng) 動物模型可用黑猩猩、獼猴、恒河猴等靈長類動物。能在多種原代細胞和傳代細胞中增殖,但生長緩慢,細胞病變不明顯。
3.抵抗力 HAV對溫度、酸、堿和干燥有較強抵抗力。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1.傳染源 多為患者和亞臨床感染者。
2.傳播途徑 經糞一口途徑傳播。
3.致病機制 HAV經口侵入人體,在旦咽部或唾主趣史早期增殖,然后在腸黏膜與局部淋巴結中大量增殖,并侵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癥,最終侵犯靶器官肝臟。機體的免疫病理反應在引起肝細胞損害上起主要作用。甲型肝炎預后良好,不會發(fā)展成慢性肝炎。
(三)微生物學檢查
(1 )病毒學檢查:在潛伏期和急性期可用電鏡或免疫電鏡觀察患者糞便中的病毒顆粒;或用ELISA和RIA檢測HAV抗原。
(2)血清學檢查:抗-HAV IgM呵作為早期診斷和近期感染的指標。檢測抗-HAV IgG有助于流行病學調查。
(四)防治原則
(1)加強糞便管理與水源保護,注意飲食衛(wèi)生、個人與環(huán)境衛(wèi)生。病人排泄物、食具、物品和床單衣物等要認真消毒處理。
(2)人工自動免疫:我國使用的減毒甲肝活疫苗主要用于學齡前和學齡兒童以及其他易感人群;人工被動免疫:丙種球蛋白。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
(一)生物學性狀
1.形態(tài)與結構 具有大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和管型顆粒三種形態(tài)。
(1 )大球形顆粒:又稱為Dane顆粒,是有感染性的完整成熟HBV顆粒,呈球形,具有雙層衣殼。外衣殼含表面抗原HBsAg。內衣殼含核心抗原HBcAg,在酶或去垢劑作用下,可暴露出e抗原HBeAg。內部核心為病毒的DNA和DNA聚合酶(2004)。
(2)小球形顆粒:是病毒多余的衣殼成分,主要成分為HBsAg,不含DNA和DNA聚合酶,無傳染性。
(3)管型顆粒:成分與小球形顆粒相同,是由小球形顆!按摱伞,內無核酸。
2.動物模型與細胞培養(yǎng) 黑猩猩是對HBV最敏感的動物,常用的動物模型有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鴨、土撥鼠和地鼠等。
3.抵抗力 抵抗力較強,對低溫、干燥、紫外線和一般消毒劑均有耐受性。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1.傳染源 主要傳染源是患者或無癥狀HBsAg攜帶者。
2.傳播途徑血 液、血制品等傳播;母一嬰傳播;性傳播。
3.致病機制 病毒進入機體后最終侵犯靶器官肝臟,機體的免疫病理反應在引起肝細胞損害上起主要作用。其機制主要包括抗體介導的免疫病理損害、細胞介導的免疫病理損害和免疫復合引起的病理損害。
4.臨床表現 呈多樣性,可由無癥狀帶病毒至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癥肝炎等。慢性肝炎又可促進肝硬化發(fā)生,少數可發(fā)展為肝癌。
5.免疫性 對HBV的免疫由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組成?贵w主要是抗-HBs,可參與破壞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及中和病毒。
(三)微生物學檢查
1.抗原與抗體檢測 乙型肝炎抗原、抗體檢測:檢測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俗稱“兩對半”)。HBsAg的檢測最為重要,可發(fā)現無癥狀攜帶者,是獻血員篩選的必檢指標。
2.核酸檢測 應用核酸雜交法和PCR檢測血清中有無HBV DNA。指標陽性表示血液中具有傳染性的完整的病毒存在。
(四)防治原則
(1)加強對獻血員的篩選,對病人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物品須嚴格消毒,提倡使用一1次性注射用具。
(2)主動免疫:注射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被動免疫:用高效價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作緊急預防和阻斷母嬰傳播。
三、丙型肝炎病毒(HCV)
(一)生物學性狀
HCV是一類具有包膜的RNA病毒;蚪M為單正鏈線狀RNA。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1.傳染源 病人及亞臨床感染者。
2.傳播途徑 主要經輸血或血制品傳播,性接觸傳播和母一嬰傳播也是重要途徑(2002)。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