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臨床助理醫(yī)師《呼吸系統(tǒng)》章節(jié)復習講義匯總
第六單元 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肺癌)
一、病理和分類
(一)按解剖學部位分類
1、中央型肺癌:發(fā)生在總支氣管、葉支氣管和發(fā)自段支氣管已侵犯葉支氣管的腫瘤,約占3/4,以鱗狀上皮細胞癌和小細胞未分化癌較多見。
2、周圍型肺癌:發(fā)生在段及段以下支氣管的腫瘤,約占1/4,以腺癌較為多見。
(二)按組織病理學分類
1、鱗狀上皮細胞癌(簡稱鱗癌)
(1)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的40~50%,多見于老年男性。
(2)與吸煙關系非常密切。
(3)以中央型肺癌多見,生長特點:多管腔內生長→支氣管狹窄→肺不張→阻塞性肺炎;生長慢→轉移晚→手術機會多。
(4)對化療和放療較敏感。
(5)X線:多為一側肺門類圓形陰影,也可以與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并存,形成所謂“S”形的典型征象。
(6)臨床表現(xiàn):咳嗽、咯血多見。
(正位)右側中央型肺癌并右上肺不張(A)
2、小細胞未分化癌(簡稱小細胞癌)
(1)是肺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一種,約占原發(fā)性肺癌的1/5。
(2)患者年齡較輕,多在40~50歲左右,與吸煙關系較密切。
(3)好發(fā)部位在段及以上支氣管→中心型肺癌;生長特點:多黏膜下浸潤性生長,早期肺門、縱隔淋巴結和血管轉移,癌細胞生長快,遠處轉移早。初診時60~88%已遠處轉移。
(4)對化療和放療敏感。
(5)X線:多為中心型肺癌表現(xiàn)。
(6)臨床表現(xiàn):多為轉移或副癌綜合征表現(xiàn)。
3、腺癌
(1)發(fā)病率在迅速增加,在一些國家已經(jīng)成為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原發(fā)性肺癌的25%。
(2)女性多見,與吸煙關系不大。
(3)以周圍型肺癌多見,起源于:支氣管黏液腺,肺泡Ⅱ型細胞、瘢痕等。
(4)對化療和放療最不敏感。
(5)X線:多為周邊型肺癌表現(xiàn):肺野周圍孤立性圓形或橢圓形塊影,輪廓不規(guī)則,常呈現(xiàn)小的分葉或切跡,邊緣模糊毛糙,常發(fā)出細短的毛刺;癌腫中心部分壞死液化,可見厚壁偏心性空洞,內壁凹凸不平,很少有明顯的液平面。
(6)臨床表現(xiàn):因血管豐富,易局部浸潤和血行轉移,轉移至肝、腦和骨;更易累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積液。
(正位)右上肺周圍型肺癌
(7)細支氣管肺泡癌:屬腺癌的一個亞型,占肺癌的2%~5%,發(fā)病年齡較輕,與吸煙關系不大,大體形態(tài)可分為單個結節(jié)型,多發(fā)結節(jié)型和彌漫型,單個結節(jié)型中部分病灶生長極緩慢,彌漫型可侵及一側肺或雙側肺野。
4、大細胞未分化癌(大細胞癌)
(1)可發(fā)生在肺門附近或肺邊緣的支氣管。
(2)大細胞癌轉移較小細胞未分化癌晚,手術切除機會較大。
根據(jù)各型肺癌的分化程度和形態(tài)特征,目前將肺癌分為兩大類,即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后者包括鱗癌、腺癌、大細胞癌。有時偶見鱗癌和腺癌混合存在稱混合型肺癌(鱗腺癌),也有其他混合型。
二、臨床表現(xiàn)
(一)由原發(fā)腫瘤引起的癥狀和體征
1、咳嗽:常常為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陣發(fā)性干咳或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
2、咯血:通常為痰中帶血、血絲痰或間斷的少量咯血,以中央型肺癌多見。
3、喘鳴:約有2%的患者可引起局限性喘鳴。
4、體重下降。
5、發(fā)熱:腫瘤組織壞死可引起;多數(shù)為腫瘤所致繼發(fā)性肺炎,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
(二)腫瘤局部擴展引起的癥狀和體征
1、胸痛。
2、呼吸困難。
3、吞咽困難。
4、聲音嘶啞。
5、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上腔靜脈受壓→頭面部、頸部和上肢水腫、胸前部淤血和靜脈曲張。
6、Horner綜合征:肺上溝癌→頸部交感神經(jīng)受壓→病側眼瞼下垂、瞳孔縮小、眼球內陷、同側額部與胸壁無汗或少汗。
(三)肺外轉移引起的癥狀和體征
1、神經(jīng)系統(tǒng)轉移:頭痛、眩暈、復視、偏癱等。
2、骨骼轉移。
3、肝轉移。
4、淋巴結轉移:鎖骨上淋巴結是肺癌轉移的常見部位。
(四)癌作用于其他系統(tǒng)的肺外表現(xiàn):在切除肺部癌腫后這些表現(xiàn)可消失。
1、肥大性肺性骨關節(jié)。憾嘁娪邝[癌,表現(xiàn):杵狀指、骨關節(jié)痛、骨膜增生等。
2、分泌促性腺激素:男性乳腺增大。
3、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庫欣綜合征的表現(xiàn)
4、神經(jīng)肌肉綜合征:多見于小細胞未分化癌,表現(xiàn):重癥肌無力、多發(fā)性肌肉神經(jīng)痛等。
5、高鈣血癥:多見于鱗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