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方劑學》復習筆記匯總
九味羌活湯
組成:羌活 防風 蒼術各9g 細辛2g 川芎 白芷 生地黃黃芩 甘草各3g
簡捷記憶:羌風白草細,芩川有蒼生。
功用: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
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兼有里熱證者。惡寒發(fā)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
方解:本方用治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所致的病證。風寒束于肌表,故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濕邪郁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是兼有里熱之象。治則亦以發(fā)散風寒濕邪為主,兼清里熱為輔。
方中羌活辛苦溫,入太陽經,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止痹痛,為治風寒濕邪在表之要藥。防風長于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為風藥中之潤劑;蒼術辛苦溫燥,可以發(fā)汗除濕;防風、蒼術兩藥相合,協(xié)助羌活散寒除濕止痛,為臣藥。細辛性甚走竄,又搜剔筋骨之力,與白芷、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合用以散寒祛風,宣痹以止頭身之疼痛。生地、黃芩清泄里熱,其中生地養(yǎng)陰生津涼血,二者合用防止諸藥辛溫燥烈之性,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而為使藥。
本方的配伍特點:升散藥與清熱藥結合使用;體現了分經論治的基本結構。本方主治四時感冒風寒濕邪,表實無汗而兼有里熱證者。以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有里熱之象)為證治要點。
川芎“祛風先行血,血行風自滅!薄胺矌в酗L邪者,既可用防風.”
注意:治口苦黃連多用,是因口苦多飲胃火所致,本方中用黃芩是由于本方所治病癥皆屬上焦,故如此。
附方:
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各6g,藁本、防風、甘草炙、川芎各3g,蔓荊子2g。功用: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風濕在表,肩背疼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苔白脈浮者。
香薷飲
組成:香薷9g 白扁豆微炒 厚樸姜制各6g
功用: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主治:陰暑。惡寒發(fā)熱,腹痛吐瀉,頭重身痛,無汗,胸悶,舌苔白膩,脈浮。
方解:本方所治為夏月乘涼飲冷,外感風寒,內傷暑濕所致的陰暑證。夏月感寒,邪滯肌表,則見惡寒發(fā)熱,無汗,頭身疼痛等風寒表實證;夏月喜冷飲,濕傷脾胃,氣機不暢,則胸悶泛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則是寒濕之候,治之以外散肌表之寒邪,內化脾胃之濕滯。
香薷辛溫芳香,可解表除寒,祛暑化濕,是夏月解表之要藥。(故香薷又稱“夏月麻黃”)厚樸行氣除滿,內化濕滯,為臣藥。又用白扁豆健脾和中,祛濕消暑,為佐藥。加入少許酒同煎,意在增強散寒通經之力。注意:
1、“有濕時一定要注意理氣”
2、“有汗者禁用香薷散”
3、方劑中含有香薷的一定要冷服,以防格拒(引起嘔吐)。
4、胖人多濕,故本方對于夏季胖人的感冒多用。
5、厚樸、枳實常相須為用消除痞滿,其中厚樸除滿,枳實消痞。(痞:堵塞,面積較小;滿:脹滿,面積較大。二者時常兼見。
6、陽暑與陰暑的區(qū)別:陽暑-惡寒發(fā)熱,大汗淋漓,忽然昏倒;陰暑-陽被陰遏所表現出的暑證。
附方:
新加香薷飲:香薷6g,銀花9g,鮮扁豆花9g,厚樸6g,連翹9g。功用:祛暑解表,清熱化濕。主治:暑溫。發(fā)熱頭痛,惡寒無汗,口渴面赤,胸悶不舒,舌苔白膩,脈浮而數者。
關注"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zhí)業(yè)醫(y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考友分享:2015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復習的3個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