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修正液3分鐘毒死小白鼠”的實驗視頻引發(fā)熱議。為驗證真?zhèn),新京報記者隨機購買四種修正液、兩種修正帶,經專業(yè)人員檢測顯示,4種修正液均檢出三氯乙烷,且苯含量都超標嚴重,連“無苯配方”的修正液也超標近4倍。而修正帶中也檢出甲醛,具有潛在放射性的鋯和鈮物質也讓6種樣品更添些許隱患。(《新京報》12月20日)
實際上,修正液中苯含量超標,已經是個老問題了。在深圳市2007年的學生文具抽查檢驗中,部分文具的有機溶劑苯含量超過標準規(guī)定的20~30倍。在長春市2011年的學生用品質檢中,總不合格率達到10%,修正液中苯含量超標便是主要問題之一。修正液,這個學生常備的學習用具,其安全現狀可謂完全失控。
在發(fā)達國家,學生用品多實行安全標志制度,如美國“藝術與創(chuàng)造性材料學會”對兒童美術用品的無毒認證。但在我國,違反國標的低劣產品仍大量充斥市場。按說,2008年出臺的強制性國標《學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已經對修正液等涂改制品做出了嚴格的限定。但顯然,有些地方,“不符合技術規(guī)范和安全標準的學生用品,將不得在市場上銷售”已成了一句空話。
為什么要對學生用品特別關心?因為不同于成年人,誰都無法預知孩童會怎樣對待手中的文具。比如國家標準中,筆帽上需要有一條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氣通道。這個規(guī)定很“現實”,就是為了防止孩子無意把筆帽吃下去后,而阻塞氣管,筆帽留有通氣道,便可以減少窒息的危險。同理,修正液這種可能與學生手部、面部、眼睛、口鼻等多個部位接觸的文具,無論怎樣考慮其潛在的風險性,都是不過分的。
要知道,酒鬼酒的塑化劑成分DBP也不過是超標了2.6倍,便瞬間成為了眾矢之的。如今孩子們手中的修正液超標多達近7倍,在封閉的教室中難免不會有慢性苯中毒的風險,難道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還不如“酒鬼”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