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已發(fā)布一段時間,各級政府正在認真落實,但一些基層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這拉開了政府與群眾的距離。
這則新聞為我們樹起了一個“門難進”的靶子,即“門衛(wèi)”。確實,這是老百姓的普遍感覺,他們之所以難進機關大門,第一個攔住他們的往往就是機關的門衛(wèi)。門衛(wèi)擋住群眾進入機關的大門,一種情況是有嚴密手續(xù)的,如必須出示證件,進行來訪登記,然后接通有關部門、人員的電話,征得同意后才能被帶進機關。另一種則沒有嚴密的登記制度,只是由門衛(wèi)自行把握,看到不認識的就盤問一番,一旦知道是找領導的,就堅決攔在外面。
有這樣負責任的門衛(wèi)把門,老百姓真的很難進入機關。想向某個官員哪怕是一個科員級別的股長反映情況,也很不容易,更不要說能找到局長了。而這個局長,也許不過是個科級干部,卻威風得不得了,完全處于嚴密的保護之下。來機關的如果是上訪的老百姓,門衛(wèi)更是橫眉冷對甚至不惜拖拉推搡,哪怕訴諸武力,也不會讓你走進機關半步的。這樣的門衛(wèi)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威力,完全把人民群眾隔離在機關大門之外,他們其實已經(jīng)成了領導的“家丁”。
機關“門難進”,難道僅僅因為門衛(wèi)的兇狠和勢利?不是!“家丁”如此霸道,正是得到了“主子”授權,而且完全是按照“主子”的要求來辦事,這里的“主子”正是機關大樓的主人即官員。一方面,那些登記制度本身就是領導制定的,門衛(wèi)只能嚴格執(zhí)行;另一方面,如果放上訪者進機關,一旦影響領導的工作,領導龍顏大怒,門衛(wèi)就得立即卷鋪蓋走人。筆者在縣級機關工作了幾十年,熟悉的那些保安都是下崗再就業(yè)者,他們半天在機關值班,半天還要去蹬三輪車。真不能怪他們冷漠,就是親爹來上訪,這些保安也會一把攔住的,除非豁出去不要這個飯碗了。
但是,不要以為門衛(wèi)只要不放上訪者進機關就萬事大吉了。重慶開縣曾有一名年過半百的農(nóng)婦要進縣政府大院,不惜下跪前進,仍被保安阻攔。此事被媒體曝光后,兩名保安被辭退。其實,當天上午,兩人已將農(nóng)婦帶上縣政府大樓的11樓了?煽h里的說法是,農(nóng)婦在11樓過道上和機關綜合辦公大樓大廳哭鬧不止,嚴重影響了縣級機關的正常秩序,所以下午保安堅決阻止農(nóng)婦進去。最后,這兩名保安還是成了替罪羊,陷入“兩頭是死”的境地。
綜上所述,把基層政府機關“門難進”歸罪于門衛(wèi),這是打錯了板子——門衛(wèi)只是執(zhí)行者,領導才是授意者。如果領導的決策不改,換一百個門衛(wèi),還是要把老百姓阻擋在政府機關大門之外,甚至會不惜使用武力,所以關鍵還在于轉(zhuǎn)變地方領導的思想。
與此相關,一個淺層次問題是,某些領導為什么怕群眾?讓老百姓自由地找領導反映情況,這真的就會影響領導的工作嗎?一個深層次問題是,一切政府機關都應該取消圍墻和大門(至少基層政府機關要劃定公民可以自由出入的區(qū)域),這種把政府和民眾隔開的墻早就該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