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央氣象臺預報,7月8日至11日,我國北方地區(qū)將遭遇今年最強降雨,部分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接近或超過歷史同期(7月上旬)極值的日降雨量或過程雨量。8日10時,中央氣象臺將暴雨預警由藍色升級為黃色。12時,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應對此次強降雨過程。
夏天在城市里“看海”,是近年來網(wǎng)友經(jīng)常調(diào)侃的一件事,與貌似輕松的“看!毕啾,因暴雨造成的人員傷亡事件,無疑讓人心情沉重。毋庸諱言,入夏以來,不少地方進入汛期多雨階段,如影隨形的是暴雨洪澇災害,據(jù)國家減災辦統(tǒng)計,截至7月8日9時,北京、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等21省(自治區(qū)、直轄市)284個縣(區(qū)、市)遭受暴雨洪澇災害,674.9萬人受災,33人因災死亡、14人失蹤。
加強防汛工作已經(jīng)成為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重中之重。防汛,并無捷徑可走,只需要做好與“汛”有關的各種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訊息。不掌握汛情,不發(fā)布訊息,如何防汛?按照目前的科技手段,把握各類汛情并不難,發(fā)布相關訊息也很容易做到,但是,能不能做到更準確地掌握訊息,并及時有效地公之于眾?訊息不準確,就無法有的放矢地應對。日前,北京市防汛辦發(fā)布短信:“8日夜間到10日本市連續(xù)有強降雨局地暴雨,建議錯峰上下班(學),選乘公共交通,減少出行,遠離河道和地質(zhì)災害易發(fā)區(qū),注意安全!边@種提醒并非多余,市民心里有數(shù)才能做好準備。
其次是迅速。建立防汛應急預案,不少地方駕輕就熟,公眾關心的是,預案建立后,能不能應得了急?有的地方的預案,名為應急,實則反應緩慢,各個職能部門不僅沒做到聯(lián)合行動,無縫對接,還慢三拍,比如城市的一些街道儼然變成了“地中海”,卻不見有人過問;有些市民被困,岌岌可危,仍等不到專業(yè)部門施救。更可怕的是,一些應急預案浮皮潦草,過于形式化,存有疏漏,比如日前某地一座老態(tài)龍鐘的大橋垮塌,多人墜入河中,而當?shù)孛髅髦辣┯陙硪u,相關預案并沒有限制該橋通行。
再次是訓練。防汛不能只盯著汛期來臨的時候,平時就該下工夫,比如,相關部門與民眾應實地演練,在日常訓練中多積累足夠的應對經(jīng)驗。有專業(yè)人士稱,無論橋梁垮塌還是城市內(nèi)澇,都有車輛落水的危險,逃出車內(nèi)最要緊,開門的正確方法是用膝蓋頂住車門,用力往外頂,只要能頂出一條小縫,就有逃生希望。再比如,強降雨易引發(fā)山體滑坡、山洪和泥石流等災害,撤離時應選擇就近安全的路線沿山坡橫向跑開,千萬不要順山坡往下跑……也許這只是常識,但一些民眾并不知情,更沒有演練過。當然,平時的工夫還體現(xiàn)在城市建設應擯棄那種只重視地上而忽略地下的政績觀,等等。
此外是教訓,能不能汲取教訓?災難也許無法避免,人定勝天也只是譫妄之談,但是在災難面前,人類并不是無能為力,只能束手待斃?茖W抗災、有效防災就能減少損失。應對得力,城市內(nèi)澇并不會導致人員傷亡。最怕的是學費交了,人員傷亡了,卻并不引以為戒,依然年年抱佛腳。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防汛的重要性以及具體如何防汛,相關職能部門應該比誰都清楚,也更擅長,因為這是其責任,也是其工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真正做到未雨綢繆,又如何將制度設計落實在地,這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