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論測試的特點
前面提到,申論測試既不同于古代選拔賢良的策論,也不同于當今的大學入學的作文考試,它具有自身的特點。
1測試形式靈活廣泛
申論測試除了所給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議論部分。就文體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中的某一種形式,也可能綜合了多種文體形式;方案部分,則是應用文寫作;第三部分則自然是議論文寫作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申論測試既考察了普通文體的寫作能力,也考察了公文寫作能力,測試形式非常靈活、實用。
2測試背景資料廣泛性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國家公務員,因此十分注重對考生的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的測評。為反映這一要求,申論所給定背景資料涵蓋了政治、經(jīng)濟、法律、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范圍極其廣泛,且表述比較準確,一般不會出現(xiàn)偏差。
申論的背景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大部分已有定論;也有一些問題尚無定論或存在爭議,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斷,并做出結(jié)論。至于一些難以定論的問題,特別是些爭議激烈的前沿問題,一般不會成為背景材料。
3測試具有較強針對性
申論測試考察的目標是明確的,針對性很強,即主要考察考生閱讀、分析、概括、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主要通過對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論述體現(xiàn)出來,從所提出的方案對策是否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體現(xiàn)出來。從這一角度看,考察的目標與測試的命題是密切相關的有機整體:目標具有針對性,試題也具有針對性;試題為測試的目標服務,目標則是試題設計的指導思想。
4測試的國際標準性
選拔公務員的申論測試,一開始就借鑒了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先進經(jīng)驗,不僅注重對應試人員能力和素質(zhì)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對應試人員將要從事行政機關工作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素質(zhì)的考查。在科目設置、考試形式上都是按國際標準設計的,在內(nèi)容上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
西方一些實行公務員制度時間比較長的國家的公務員考試,是分類分等、定時定期進行的,人員的選拔錄用與職位緊密結(jié)合,采用不同的試卷,以滿足不同崗位、不同職位對人員的不同需求。我國也將逐步在公共科目試卷中,體現(xiàn)中央國家機關和垂直管理系統(tǒng)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作到分類、分等、定期考試。
5測試答案不確定性
申論測試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確切、固定、惟一的標準答案。從資料背景來看,都是有關當前政治、經(jīng)濟、法律、教育等的社會問題,有的已有定論,有的尚未有定論,需要考生自己來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提出對策或是對對策進行論證,都不會有一個確切、固定、惟一的標準答案。就說對策部分吧,這部分是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辦法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但是針對性和可行性是相對的,在不同地區(qū)以及發(fā)展中的不同階段,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可能一樣,更何況有的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種更為合理,針對性與可行性更強,要對若干方案比較論證后方能確定。又比如論證部分,抓住什么問題、從什么角度論證、采取什么方法與結(jié)構(gòu),要適合自己的特長,因而也決不會有一個具體惟一的標準。因此論證(作文)部分的評定,也只能是綜合的、全面的、等級式的,不可能有確切的惟一的標準。
(二)申論測試的試卷結(jié)構(gòu)
研究一下申論試題就會明白,申論考試的結(jié)構(gòu)比較規(guī)范,總體上分為三大部分:首先是注意事項,說明答卷的要求、時間,提出指導性建議;其次是申論寫作的背景資料;最后提出申論要求,要求應試者在弄清背景資料的基礎上完成題目。
1提出“注意事項”,給答卷提出重要的指導性建議。這些提示是應試者完成試卷必須知曉的,應試者拿到試卷首先要閱讀這些提示,以便于答題過程中掌握時間,按要求依次回答問題。
2給定一篇或一組資料。給定資料的長度一般為1000~3000字左右。根據(jù)考試對象和所給時間的不同,資料長度會有變化。比如在應屆大學畢業(yè)生中選拔錄用公務員中資料的長度一般在1500字左右,在處級、司局級公務員競爭上崗的考試中,資料可能增加到2500字、3000字或更長、內(nèi)容更復雜。
3提出“申論要求”。要求應試者在弄清給定資料的基礎上完成若干題目。
通常情況下,“申論要求”涉及三個主要方面:
①對給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歸納、概括、綜合;
②對主要問題提出見解,提出對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③對見解、方案的論證。
這三方面的要求,在試卷中,通常都是通過三個題目來體現(xiàn)的。但題目數(shù)量允許有靈活性,可以是三個題,也可以是兩個或四個題。題目的樣式也不會一成不變,也許要求概述事件,也許要求概括主要問題,也許會在不同層面上對解決什么問題或怎樣解決問題提出不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