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范圍再縮小一點呢?華圖張小龍老師再結合歷年考試的主題來進行分析:
2000年:環(huán)境污染導致的糾紛
2001年:藥品安全問題
2002年:網絡安全問題
2003年:安全生產問題
2004年:汽車發(fā)展現狀和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問題
2005年:農村的建設
2006年:突發(fā)性公共事件問題
2007年:征地糾紛與土地資源保護和利用問題
2008年:水電開發(fā)中環(huán)境保護和居民生活之間的矛盾問題
2009年:國家的科技發(fā)展與維護農業(yè)生產的穩(wěn)定的問題
可以看出,具有社會問題的上述三個特性的主題很多,我們再把范圍縮小一點。就現在申論的命題走向來說,基本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第一,緊貼民生的原則。也就是說,申論考試側重關注民生問題。什么是民生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么是民。按照現代漢語的解釋是“以勞動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我們把它說得更加通俗一點就是要靠勞動吃飯的人,這樣的人是什么人?是最普通、最廣泛、最一般的人,這是民的最基本含義之一。此外,民還特指一部分人,哪一部分呢?這就有必要說說民與人的區(qū)別了,有學者為了某種目的,曾把民與人分開,我們在講到民的時候多是說小民、草民、難民、*、流民;在講到人的時候都說大人、官人、先人、賢人、達人、神人、圣人。在金文里,民是跪著的,人是站著的,孔子說到民的時候會說,役民、使民,民是被動的,是被駕馭驅趕的對象,說到人的時候就講仁而愛人,人是被尊重、被理解的對象。有人就說,民是被統治階級,人是統治階級。我們現在沒有階級了,但是在我們的社會發(fā)展模式之下,有強勢群體,也有弱勢群體,那部分弱勢群體就是我們的民。弱勢群體是那種按照這樣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模式,他們的生活可能會越來越糟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需要我們的政府予以更多關注,并進行調節(jié)。
從上述的歷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的主題來看,沒有一年和民生沒有關系,要么是關系到最普遍的人,要么是關系到某部分特定的弱勢群體。根據這個原則,在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的主題中,我們首先可以排除那些只與國家大政方針相關而與老百姓的生活很遠的宏觀的大話題,如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規(guī)劃發(fā)展綱要之類的;其次可以排除那些與強勢群體相關的話題,如股市的問題、商品房的價格問題等。有人會問,股市問題為什么不是民生呢?道理很簡單,炒股的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資本和文化的,不是弱勢群體,我們國家目前也還沒有達到全面炒股。商品房的價格為什么不是呢?我的回答也很簡單,要買或者想買商品房的那部分人是人不是民,如果要關注住房問題,政府主要要關注的應該是基本的住房保障的問題。
第二,關注社會穩(wěn)定的原則。說得通俗點,申論考試會側重考查那些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的主題。有的人會說,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察的科技發(fā)展問題不是錦上添花嗎?仔細閱讀了材料就會知道,為什么要談科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是因為如果不發(fā)展科技就會影響到企業(yè)、社會和國家的生存。申論考試曾多次涉及到安全問題,安全問題不解決,安全得不到保障,談什么發(fā)展。另外申論考試也多次涉及農村問題,農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社會結構失調,都會給國家的穩(wěn)定帶來隱患。就這點來說,在近幾年,申論考試關注文化遺產保護之類的話題可能性不是很大。沒有文化,我們還可以創(chuàng)造文化,解決不了就業(yè),經濟不能發(fā)展,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這些才是我們政府認為的頭等大事,正所謂穩(wěn)定壓倒一切。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公務員考試論壇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 考試吧公務員考友群 相關推薦:考試吧推薦:2010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備考專題
黑龍江:2010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問題匯總
黑龍江:2010年度公考《申論》預測卷及范文匯總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