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考試中有一類小題型——語句銜接,雖然在行測中占據(jù)的比重不大,但是各位考生在此類題目的正確率并不高。
問法形式
接下來作者最有可能講的是?
接下來作者最不可能講的是?
應對策略
(一)關注文段尾句
各位考生在看到問法說“接下來作者最有可能講什么”第一直覺是,接下來所講的內(nèi)容就和文段作者最后所說的內(nèi)容保持一致就可以了,比如:
【例1】《呂氏春秋》記載,古時有十個相馬高人,相馬方法各自不同。寒風相馬是觀察馬的口齒,麻朝相馬是品評馬的面頰,子女厲相馬是查看馬的眼....這十個人都是相馬良工,都能看到馬的一處征象,就知馬骨節(jié)的高低、腿腳的快慢、體質(zhì)的強弱、能力的高下。不僅相馬是這樣,人也有征兆。
緊接這段文字,作者最可能闡述的問題是:
A.知人善用的重要性
B.如何識人用人
C.千里馬與伯樂的關系
D.相馬故事的意義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相馬高人的方法各不相同,接下來通過舉例說明相馬高人可以通過馬的外觀特性就可知馬的特性。尾句說“不僅相馬是這樣,人也有征兆”將文段話題由相馬轉(zhuǎn)化為相人,所以接下來應該圍繞“相人的征兆”繼續(xù)展開論述。A項側重的是知人然后再善用的重要性,和接下來的話題不符,排除。B如何識人用人,符合,保留。C的話題停留在千里馬與伯樂,和接下來的話題不符,排除。D的話題也停留在相馬,和接下來的話題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
(二)關注文段的寫作邏輯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題目都如【例1】一樣,接下來的內(nèi)容都只和尾句一致,比如:
【例2】河的兩岸風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無際:綠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際同藍天連成一片。三四千頭一群的野牛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時,一頭年邁的野牛劈開波濤,游到河心小島上,臥在高深的草叢里?此^上的兩彎新月,看它沾滿淤泥的飄拂的長髯,你可能把它當成河神。它躊躇滿志,望著那壯闊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兩岸。
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講的是:
A.敘述“河神”野牛的傳說
B.描寫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動物
C.描寫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鄉(xiāng)
D.描寫河另一岸的美麗風光
【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河的兩岸風光旖旎,接下來具體描述了西岸的風光,有草原、有野牛,緊接著以野牛的視角將畫面引向兩岸。首句說兩岸風光,描述完西岸后轉(zhuǎn)向兩岸,文段主要圍繞河兩岸的風光展開論述,既然西岸風光本文已經(jīng)描述過,那接下來應該講河的另一岸,D項符合,保留。A項提到的“河神”野牛文段并未提及,銜接不當。B項文段只說西岸有野牛,到底有沒有其他野生動物不知道,所以接下來不清楚會不會講其他野生動物,排除。C項,“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鄉(xiāng)”文段沒有提及主人公,作者的家鄉(xiāng)是否在這也不清楚,銜接不當,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
通過這兩道題可以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承接敘述”題目都是和尾句保持一致,那到底如何區(qū)分。第一題屬于話題延續(xù),是“非總分文段”,而第二題的文段是“總分文段”,當文段屬于“非總分文段”時,接下來的話題多和尾句話題一致,當文段屬于“總分文段”時,接下來的話題需要關注一下總起句。所以各位考生在做這類題目時,還是需要靜下心,分析文段的寫作邏輯,提高做題正確率,避免入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