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
116.C 【解析】所占的比例=工學在校學生數(shù)/在校生總數(shù)%=(3085/9033)×100%=34.15%。
117.A 【解析】教育學增長率=〔(79.8-52.6)/52.6〕×100%=51.8%。經(jīng)濟學增長率=〔(65.9-57.3)/57.3〕×100%=1.5%,管理學增長率=〔(193.2-139.9)/139.9〕×100%=38.1%,醫(yī)學=〔(79.5-62.6)/62.6〕×100%=26.7%,故選A項。
118.B 【解析】本題計算方法同上題,但不必算出最終結果。
119.C 【解析】2001年在校生為7190.8千人,也就是一、二、三年級的總數(shù),但是三年級的學生到了2002年就成了畢業(yè)生,所以2001年三年級的學生有1337.2千人,一、二年級的學生就共有7190.8-1337.2=5853.6(千人),2001年一、二年級的學生到2002年就成為二、三年級的學生,而2002年在校生(即一、二、三年級的學生總和)共9033.5千人,所以2002年的一年級生也就是新生人數(shù)為9033.5-5853.6=3179.9(千人),換算為萬人,是318萬人。
120.B 【解析】各學科2001年在校生除以2002年在校生,所得比值最大者即是答案。
121.B 【解析】A、C、D在文中都有指出。
122.D 【解析】直接計算得結果:北京為37.9%,河北為61.9%,天津為36%。
123.C 【解析】2003年的投資額為5000×(1+20.9%),2004年的投資額為5000×(1+20.9%)×(1+20.9%)=7308.4。
124.B 【解析】題干中指出,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較亂,要強化各個區(qū)域的職能分工,必須要三個城市的共同合作。
125.C 【解析】設全國平均水平為X元,由于河北比全國低14.6%,那么就是(X-7239)/X=14.6%,X=8476.58,同理求得結果為63.8%。
126.D 【解析】設96年的總值為X,那么由表格可以得出下列等式:X/200=111.7,得出結論。
127.C 【解析】從表中說明可知,計算公式為:(n-m)/m=n/m-1,由圖知,1994年100n/m=96.9,計算出人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是負增長,同理1996年增長10.2%,2002年增長13.7%,2003年增長11.9%。
128.C 【解析】由圖可知,除了1993年和1998年外,第三產(chǎn)業(yè)的指數(shù)都高于人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
129.B 【解析】設2003年的人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為X,2002年為Y,2001年為Z,那么100X/Y=111.9,100Y/Z=113.9,由此可知X/Y=1.274所需要計算的為(X-Z)/Z=X/Z-1=0.27。
130.D 【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A項設1995年總值為X,1994年為Y,1993年為Z,則100X/Y=107.6,100Y/Z=98.1,計算出X/Y=1.076×0.981=1.056,說明X比Y大;同理可以得出B、C項的說法都是正確的,因此本題選D。
131.A 【解析】由圖知,超過200個小時的月份有3,4,5,6,7,8,9,11八個月。
132.C 【解析】日照最多的月份是6月大約320個小時,最少的是1月大約100個小時,二者的比值是3.2。
133.B 【解析】北京日照時數(shù)之和約為780小時,哈爾濱為820個小時,上海為515個小時,拉薩為705個小時。
134.C 【解析】一月和三月相差約100個小時,二月和五月相差約80個小時,二月和七月相差約160個小時,十月和十二月相差約100個小時。
135.D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7月份是各個城市日照時數(shù)差別最小的月份。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