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章節(jié)考點命題匯總
第四節(jié) 班集體的形成
一、班集體的教育價值
(一)班集體的基本特征
班級是學校中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礎組織,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育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但一個班的學生群體還不能稱為班集體。班集體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征:
1.明確的共同目標
當班級成員具有共同的目標定向時,群體成員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便會在認識上、行動上保持一致,相互之間形成一定的依存性,這是班集體形成的基礎。
2.一定的組織結構
班級中的每個成員都是通過一定的班級機構組織起來的。按照組織結構建立相應的機構,維持和控制班級成員之間的關系,從而完成共同的任務和實現共同的目標。一定的組織結構是一個班集體所不可或缺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
健全的集體不僅要有一定的組織結構,而且受到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并把取得集成員認同的、為大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作為完成共同任務和實現共同目標的保證。在一班集體中,準則可以是明文規(guī)定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4.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
在集體中,成員之間在人格上應平等,在思想感情和觀點信念上應比較一致。成員個體對集體有自豪感、依戀感、榮譽感等肯定的情感體驗。
(二)班集體的教育作用
在學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
每個學生都是集體中的一員,學生的發(fā)展與集體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在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中,學生會感受到集體對他們的關心與尊重,體會到從集體生活中獲得的知識、友誼和實現他們的某種心愿。這時,學生往往也會努力使自己成為對集體有所奉獻的一員。在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過程中,學生的群體意識、集體榮譽感會得到大大的強化。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
班集體是學生活動與交往的基本場所,通過班級的集體活動和學生群體之間的交往,可使學生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學會交往與合作,學會對環(huán)境的適應。
3.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體是學生自己的集體,每個學生在所屬的班集體中都擁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都能找到適合于自己的角色與活動。因此,班集體是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
二、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yǎng)
(一)形成階段
一個班從剛組建的群體發(fā)展為堅強的集體,要經歷一個發(fā)展過程。這個過程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組建階段、核心初步形成階段、集體自主活動階段。
(二)班集體的培養(yǎng)
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形成,都會經歷組建、形成、發(fā)展的過程。這樣一個過程,實際是一個教育培養(yǎng)與變化的過程。
1.確定班集體的發(fā)展目標
目標是集體發(fā)展的方向和動力,一個班集體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標,才能使班級成員在認識上和行動上保持統(tǒng)一,才能推動班集體的發(fā)展。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班級發(fā)展的目標。
班集體的發(fā)展目標一般可分為近期的、中期的、遠期的三種。目標的提出一般是由易到難、由近到遠、逐步提高。
在實現班集體的目標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班級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都會有一批團結在教師周圍的積極分子,他們是帶動全班同學實現集體發(fā)展目標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隊伍是培養(yǎng)班集體的一項重要工作。
班集體中的積極分子有多種類型,可以是全面發(fā)展的,也可是單項突出的,并且積極分子的隊伍不是一成不變的。
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首先,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和培養(yǎng)積極分子。這就需要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及時發(fā)現在班級活動中涌現出來的積極分子,并從中選拔出能熱心為集體服務、能團結同學、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學生班干部。其次,教師應把對積極分子的使用與培養(yǎng)結合起來,既要鼓勵他們獨立開展工作,又要耐心幫助他們提高工作能力;既要維護他們的威信,又要對他們嚴格要求;既要肯定他們的工作成績,又要指出他們工作中的不足。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班集體的正常秩序是維持和控制學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條件,是教師開展工作的重要保證。班集體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共同的生活準則以及一定的活動規(guī)律性。
教師在班集體的組建階段,應先著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別是當接到一個基礎較差的班級時,首先就要做好這項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過程中,教師要依靠干部的力量,由他們來帶動全班同學;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級秩序,不要輕易去改變它,要不斷
讓學生體驗到正常的秩序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所帶來的便利與成效。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班集體是在全班同學參加各種教育活動中逐步成長起來的,而各種教育活動又可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集體出力并顯示自己的才能。設計和發(fā)展班級教育活動是教師的經常性工作之一。
根據班級教育活動的時間分布,可劃分為日常性的教育活動與階段性的教育活動兩大部分,所涉及的內容有主題教育活動、文藝體育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
教師在組織各種教育活動時,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設計活動內容,注意形式的適齡化,力爭把活動的開展過程變成教育學生的過程。
5.培養(yǎng)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班集體輿論是班集體生活與成員意識的反映。正確的班集體輿論對班集體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同化、激勵的作用,是形成、鞏固班集體和教育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正確的集體輿論,善于引導學生對班集體的一些現象與行為進行評議,要努力把輿論中心引導到正確的方向。
良好的班風是一個班集體輿論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風氣,是班集體大多數成員的精神狀態(tài)的共同傾向與表現。良好的班風一旦形成,就會無形地支配集體成員的行為,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師可通過講清道理、樹立榜樣、嚴格要求、反復實踐等方法培養(yǎng)和樹立良好的班風。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