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答案:填空題;名詞解釋 |
第 6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A
【解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素,任何教學手段必須通過學生而起作用。
2.B
【解析】可逆性指改變?nèi)说乃季S方向,使之回到起點。前運算兒童不能這樣思維。
3.B
【解析】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guī)律的制約。兒童做對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質(zhì)獎勵或表揚屬于正強化。
4.B
【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選擇的任務難度適中,避免失敗者則傾向于選擇難度過低或過高的任務。
5.A
【解析】題干所述是布魯納提出的。
6.C
【解析】短時記憶的容量是7±2,短時記憶中的容量單位是組塊(信息的組織或再編碼)。組塊是指若干較小單位聯(lián)合而成熟悉的、較大單位的信息體。
7.C
【解析】閱讀技能屬于心智技能。
8.D
【解析】每一個問題必須包括目的、個體已有的知識、障礙和方法四個成分。
9.D
【解析】健康歸結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的內(nèi)容。
10.C
【解析】略。
11.A
【解析】程序教學的創(chuàng)始者通常被認為是教學機器的發(fā)明人普萊西。但對程序教學貢獻最大的卻是斯金納。
12.A
【解析】布魯納對發(fā)現(xiàn)教學的教學設計提出了四項原則,發(fā)現(xiàn)教學,又稱啟發(fā)式教學。
13.C
【解析】略。
14.B
【解析】課堂氣氛具有獨特性,不同的課堂往往有不同的氣氛。
15.A
【解析】課堂紀律是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
16.C
【解析】配置性評價,也稱準備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前進行,摸清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
17.A
【解析】略。
18.B
【解析】學生的學習動機有的源自于學習者自身內(nèi)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為依據(jù)可將其劃分為內(nèi)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19.B
【解析】根據(jù)內(nèi)化概念選B。
20.D
【解析】題干是對同感的解釋。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
【解析】研究表明,學生心理的發(fā)展有四個基本特征:(1)連續(xù)性與階段性;(2)定向性與順序性;(3)不平衡性;(4)差異性。
2.BCD
【解析】三種最基本的內(nèi)在動機,即好奇內(nèi)驅力、勝任內(nèi)驅力、互惠內(nèi)驅力。
3.ABC
【解析】布魯納認為任何知識結構都可以用動作、圖像和符號三種表象形式來呈現(xiàn)。
4.AB
【解析】由于反映活動的側面不同,知識可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5.ABCE
【解析】概念的結構包括概念名稱、概念定義、概念特征和概念實例等四個主要成分。名稱就是用語詞來給概念命名;定義是指以語詞來描述要領時,明確界定了這個概念的范疇和特征;特征是指某一類事物所特有的獨特屬性,也稱為關鍵屬性;實例是指概念可知覺的實際例子,具有定義所界定的關鍵屬性的為正例,不具有的為反例。
6.ABC
【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義可知ABC選項均對。
7.ABCD
【解析】略。
8.ABCDE
【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chǎn)生的一種內(nèi)心體驗。故以上選項均屬于道德情感。
9.ABCD
【解析】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說服、榜樣示范、群體約定與獎懲。
10.ABCDE
【解析】價值內(nèi)化水平不同,態(tài)度也發(fā)生多種程度的變化,從最低水平開始,依次是接受、反應、評價、組織和性格化。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