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述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
【答案要點】
埃里克森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y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fā)展持續(xù)一生,并將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劃分為以下八個階段:
(1)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0~1.5歲):該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信任感,發(fā)展對周圍世界,尤其是對社會環(huán)境的基本態(tài)度。
(2)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沖突(2-3歲):兒童初步嘗試獨立處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許幼兒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幼兒的獨立探索愿望,幼兒就會逐漸認識自己的能力,養(yǎng)成自動自主的個性。
(3)主動對內疚的沖突(4—5歲):該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主動性。由于身體活動能力和語言的發(fā)展,兒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動范圍擴展到家庭之外。
(4)勤奮對自卑的沖突(6—11歲):該階段發(fā)展任務是培
養(yǎng)勤奮感。這個時期,絕大多數兒童已進入學校,第一次接受社會賦予并期望他完成的社會任務。
(5)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12~18歲):該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自我。
2.論述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答案要點】
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征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的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認識的加工過程。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靈活選用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
實物直觀雖然真切,但是難以突出本質要素和關鍵特征:而模象直觀雖然與實際事物之間有一定距離.卻有利于突出本質要素和關鍵特征。
(2)充分利用言語直觀,突出詞與形象的結合
為了增強直觀的效果,不僅要注意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的合理選用,而且越須加強詞與形象的結合。在形象的直觀過程中,教師首先應提供明確的觀察目標,提出確切的觀察指導,提示合理的觀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觀結果應以確切的詞加以表述,以檢驗直觀效果并使對象的各組成要素進行分化。再次,應依據教學任務,選擇合理的詞與形象的結合方式。
(3)運用感知規(guī)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
要想在直觀過程中獲得有關的知識,首先必須注意和觀察直觀時象。而要想有效地觀察直觀對象,必須運用感知規(guī)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
(4)調動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參與直觀過程
知識歸根到底要通過學生頭腦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觀過程中,應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在可能的情況下,應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改變“教師演,學生看”的消極被動的直觀方式。
(5)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在直觀過程中,教師通過時一定直觀教材的操縱,其效果如何,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觀察能力。因此,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認真組織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談談如何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心智技能。
【答案要點】
(1)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任何學習任務的完成均依賴于主體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取決于主體對學習任務的自覺需要。對學習任務缺乏自覺的學習需要就不可能有高度的學習積極性,而自覺學習需要的產生往往同對學習任務的必要性的認識及體驗分不開。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難以內省和認識,主體也很難體驗其越要性。因而。在主體完成這一學習任務時,往往缺乏相應的學習動機及積極性。為此,在培養(yǎng)工作中,教師應采取適當措施,以激發(fā)主體的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心智技能的培養(yǎng),開始于主體所建立起來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階段,一切教學措施都要考慮到有利于建立完備、獨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所謂完備性.指對活動結構(動作的構成要素、執(zhí)行順序和字形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所謂獨立性,指應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fā),讓學生獨立地采確定或理解活動的結構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師給予學生現成的模式。所謂概括性,是指要不斷變更操作對象,提高活動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擴大其遷移價值。定向映象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不同,則活動的定向基礎就有差異,就會影響到心智技能最終形成的水平。
(3)正確使用言語
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內部言語而實現的,因此言語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言語在不同的階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言語在原型定向與原型操作階段,其作用在于標志動作,并對活動的進行起組織作用。這時的培養(yǎng)重點在于使學生了解動作本身。利用言語來標志動作,并鞏固對動作的認知,切不可忽視對動作的認識而片面強調言語標志練習。
4.結合實際,試論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答案要點】
創(chuàng)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創(chuàng)設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產生的適宜環(huán)境
、賱(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②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③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
(2)注重創(chuàng)造性個性的塑造
①保護好奇心;②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③鼓勵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④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⑤給學生提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榜樣。
(3)開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課程,教授創(chuàng)造性思維策略
通過各種專門的課程來教授一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策略與方法,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儆柧殞W生發(fā)散思維;⑦推測與假設訓練;③自我設計訓練;④頭腦風暴訓練。
5.試論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
【答案要點】
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主要有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處罰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強化法
強化法用來培養(yǎng)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fā)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fā)生。
(2)代幣獎勵法
代幣是一種象征性強化物,籌碼、小紅星、蓋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幣等都可作為代幣。當學生做出我們所期待的良好行為后,我們發(fā)給數量相當的代幣作為強化物。學生用代幣可以兌換有實際價值的獎勵物或活動。
(3)行為塑造法
行為塑造拍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日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有時候我們所期望的行為在某學生身上很少出現或很少完整地出現。此時我們可以依次強化那些漸趨目標的行為,直到合意行為的出現。
(4)示范法
觀察、模仿教師呈現的范例(榜樣),是學生社會行為學習的重要方式。模仿學習的機帝是替代強化。替代強化的含義是:當事人(學習者)因榜樣受強化而使自己也間接受到強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幾種情況:輔導教師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電視、錄像、有關讀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
(5)懲罰法
處罰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為,處罰有兩種:一是在不良行為出現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如否定評價、給予處分);二是在不良行為出現后。撤消一個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則是讓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監(jiān)督、自我強化、自我懲罰,以改善自身行為。從理論指導采說,它是一種經過人本主義心理學改善過的行為改變技術。其好處是:強調當事人(學生)個人責任感,增加了改善行為的練習時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