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3 頁:教學設計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這段文字描寫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其作品《巴黎圣母院》中對男主人公之一敲鐘人——卡西莫多進行的外貌描寫。卡西莫多雖然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內心卻是高尚的、善良的。
2.【答案】C。解析:C選項中的名句出自于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而《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
3.C答案1A。解析:“漁人甚異之”中的“異”是“認為……很奇怪”的意思,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A項“異”為“認為……很奇怪”。B、D兩項的“異”為“奇怪”的意思,是形容詞。C項的“異”為“區(qū)別、區(qū)分”的意思,是動詞。
4.【答案】D。解析:A、B、C三項都是描寫春天的景色,D項“黃梅雨”是夏天才會出現(xiàn)的情景,所以選擇D項。
5.【答案】D。解析:第(4)句是反復的修辭手法,達到強調的目的。故D項錯誤,當選。
6.【答案】A。解析:“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中的“假”是古今異義詞,古義是“借”,今義與“真”相對,而不是名詞活用,故A錯誤。
7.【答案】C。解析:將詩歌與散文進行比較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A項正確;讓學生找出兩者的聯(lián)系.換句話說就是找出兩者共同含有的內容(都寫到三峽夏天水流速度快,猿啼連續(xù)不斷),B項正確;詩歌作為補充材料,進行縱向比較閱讀,有利于拓寬閱讀范圍,D項正確。C項中“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在題干中并未體現(xiàn),表述錯誤。故當選。
8.【答案】D。
9.【答案】C。解析:該老師的做法維護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避免了枯燥的、一言堂的課堂形式,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較好范例。
10.【答案】B。解析:讓學生描述自己養(yǎng)過或見過的小動物,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A項正確;該題沒有體現(xiàn)“合作”的學習方式,故B項錯誤;讓學生描述小動物,是可以成為寫作課的素材,C項正確;讓學生根據(jù)興趣任選一項。賦予學生自己選擇作業(yè)的權利,營造出民主的學習氛圍,D項正確。
11.【答案】A。
12.【答案】C。解析:作業(yè)二:訓練學生寫解說詞的能力,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要去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提高了綜合能力。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查閱資料,在一定程度了促進了學生知識的提高與能力的進步,并不耽誤學業(yè)。
13.【答案】B。解析:讓學生找出自己贊美橋的詞語、詩句,既調動了他們原來的詞匯積累,又為下面進行對比借鑒引入課文作了鋪墊,故B項描述錯誤,當選。D項具有一定迷惑性,雖然教師規(guī)定學生盡量用課文原話回答,但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給予學生切切實實讀課文、感知語言的機會,也就是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描述正確。
14.【答案】C。解析:C項這里,教師沒有很好地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把“尋章摘旬”與陶淵明的“不求甚解”進行比較性閱讀,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沖動,組織小組合作,使他們在溫習舊知的同時,進行深度交流、爭鳴,并形成更深的認知。也就是說,我們教師要關注課堂上即時生成的資源,有效加以利用,使它升值。D項教師的結尾有些倉促,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尊重學生體驗是對的,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也是對的,但應該有詳有略,張弛有道。比如選擇諸如“讀史使人明智……”等名句,讀一讀,填填詞語,講一講,然后再背一背,當場內化,可能效果會更好。
15.【答案】D。解析:從學生們表演后的發(fā)言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教學設計已經讓學生對人物形象、特點有了很好的了解,且能夠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是值得肯定的教學形式,故D項錯誤,當選
二、案例分析題
16.【參考答案】
這堂課可以說是一堂情感勃發(fā)的感悟課,也可以說是在新課標新理念指導下的開放課,“大氣”充滿課堂:
、俳陶哽`活的教育機智。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意料之外的細節(jié),是檢驗教者自身素質的舞臺,處理不好,將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甚至產生抵抗情緒,影響課堂,也有損于教者自身形象。如學生面對重復的教學內容發(fā)出“唉,怎么又是《散步》”的厭煩情緒,教者鎮(zhèn)定而微笑的“難為同學們”“不同的滋味哦”,巧妙高明!
②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學生首先接觸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學世界,學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學世界之中。課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生活方式,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本案例關照學生的生活,把學生的生活引進課堂,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倉庫,講述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感人的生活小事.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學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豐富性,使思維活動多元化。
③課堂教學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改變學習方式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xiàn)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三者水乳交融,讓課堂教學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對文本的質疑問難,并發(fā)表獨立的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再表達。提出自己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共同探討,它不僅能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獲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有利于情感的體驗、個性的張揚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
④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新課程所確定的培養(yǎng)目標和所倡導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必須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教者組織學生對課文的自我解讀和個性表達。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尤其是在此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體悟到的“三美”,體現(xiàn)了教師角色的轉換和學生自主活動的成功。
17.【參考答案】
錯別字:第③段中“嘹”改為“繚”;第④段“昭”改為“照”。
病句:第⑥段中“她依然給了我一個愛的微笑”改為“媽媽微笑著看著我,眼睛里全是關愛”。
18.【參考答案】
本文的選材比較常規(guī),如果想要出新,就需要加入必要的環(huán)境描寫,使文章的主題更加鮮明,文筆更加流暢。只從喝一杯牛奶中就感受到母愛,內容略顯單薄,應該再加敘一段母親平時照顧“我”的情景,這樣內容就會充實。更加有力的凸顯主題。另外,作者要注意詞語和語句的錘煉,如“媽媽烏黑的頭發(fā)叢中閃爍著油亮油亮的白光”和“皺紋大叔不知啥時跑到了媽媽的眼角下”,建議在平時的閱讀中,多看一下優(yōu)秀的寫人抒情范文,學習作品中表情達意的方式,以及遣詞造句的選擇,注意素材的積累。
第②段:天色越來越暗,微風輕拂在你的身邊,陪著你。改為:天色越來越暗,陽臺上的月季花眨著瞌睡的眼,無精打采。修改原因:下文要講述的是作者疲憊地寫著作業(yè),“微風輕拂”顯然不符合語境。
第⑨段:幸福,就像母親親手把溫溫的牛奶送到你手上的那一刻,白茫茫的,讓人忍不住的一口喝下去,卻又怕裝不下那滿滿的關心,溢出嘴角,便一口一口地品嘗,那里有母親無私的愛!
改為:打開窗戶,我任由清風吹亂我的發(fā)絲,“寶貝,不要累壞身體~女兒,加油哦!……”這些話語又縈繞在我的耳邊,那一刻,我真的心動了,幸福,就像母親親手把溫溫的牛奶送到你手上的那一刻,香甜香甜的,讓人忍不住地想一口喝下去,卻又怕裝不下那滿滿的關心,溢出嘴角,便一口一口地品嘗,那里有母親無私的愛!
風兒把花瓣帶向天空。我想這落花已像母愛一樣,傳遍了大街小巷。
修改原因:本文的結尾略顯單薄,沒有很好地凸顯出題目,故對結尾進行了潤色。呼應主題,升華感情,花瓣和落花與第②段修改后的“月季花”相襯。
三、教學設計題
19.【參考答案】
(1)孟子有“好辯”之稱。在他的文章中也表現(xiàn)出高超的論辯藝術:
①善于抓住對方心理,因勢利導,誘其就范。②采用迂回戰(zhàn)術,先設好圈套,讓對方鉆進去,然后乘其不備,突然襲擊。③先通過設問,使對方暴露其理論弱點,當找到突破口之后,再發(fā)動猛烈反擊。④孟子還有些正面的議論,能夠圍繞中心觀點,嚴謹細密地展開論述。如《天時地不如地利》《魚我所欲也》等。
(2)感情充沛,氣勢強勁,生動體現(xiàn)了作者的鮮明個性,具有強烈的救世責任感。
(3)善用譬喻見長,比喻和寓言大都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平易通俗而又發(fā)人深省。如揠苗助長緣木求魚等。
(4)語言淺顯自然又明快暢達。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有口語特點,又帶有強烈的感情和氣勢。
20.【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僖龑W生與作品、作者對話,理解作者的思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引領著學生們走進作品,與作者、作品進行多角度的對話,從而真正意義上理解作者的思想,理解作品的主題。
、谒伎荚谖覀兠媾R許多重要抉擇的時候,應做出正確的選擇,要以“義”為重。
過程與方法:
、購娀首x背誦,積累文言詞語。
、谂囵B(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首先可讓學生自主學習文本,去發(fā)現(xiàn)一些他們自己認為值得探究
的問題,并做一定的探究。之后。把自己探究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與小組同學或全班同學合作解決:在這個過程中。鞏固已養(yǎng)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新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本文,充分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和舍生取義的道理。思考:當一個人面臨生死抉擇時,應該做出怎樣的決定?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1.【參考答案】
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要求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基本疏通課文大意,找出疑難之處,留待課堂解決。
2.默讀課文,基本斷句準確。
3.教師推薦網(wǎng)站,了解孟子。
二、激趣導入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引出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打消畏難情緒。
1.由一二位同學講一則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對織”。
2.歸納至今為人們所樂于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诿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
3.《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說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為善、舍己為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4.課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蘊含的成語是什么?
“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舍生取義”。
三、整體感知
1.教師和學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讀、朗讀課文。
①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引發(fā)質疑。
、谠谑崂磉^程中對重點實詞如“欲”“得兼”“莫”“由是”“與”“蹴”“萬鐘”,要特別關注。
、蹖ξ闹谐霈F(xiàn)的五個通假字進行歸納整理。
、苷页稣n文中出現(xiàn)的對稱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語言特點。
2.教師以若干問題帶動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谖闹心木湓捒梢愿爬ㄈ拇笠?
③請兩三個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茏髡邽樽C明觀點,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說明。
四、深入探究
1.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 命和億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在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為什么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種假設,可以魚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義都不舍棄,只是假設當你在遇到兩者中必取其一的時候。你當作怎樣的選擇的問題。
3.“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惡有甚于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五、拓展探究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義”的含義是什么?
2.孟軻所說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者的根本利益。
3.課文第二段內容隱含一個什么典故?可以用我們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來印證?
4.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lián)系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六、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幾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隨著“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v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汩羅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舍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
對于今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擇。我們一直在選擇,謹慎地選擇。
七、推薦欣賞
1.2002年“全國大專辯論會”——中山大學VS電子科技大學(正其義是否謀其利)
2.2002年高考滿分作文《心靈的選擇》《傾聽心靈的鐘聲》《張開雙臂,選擇博愛》
3.電影《生死抉擇》中市長李高成最后的演講。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