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題干中對幼兒教師的描述,說明幼兒教師的勞動具有多重性的特點。
2.D【解析】談話法是由教師和幼兒雙方圍繞一個問題或主題,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意見,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進行相互交流。
【專家點撥】該題的A項有一些迷惑性。講解法和談話法都是以語言表述為主的方法,但是講解法主要是教師的單方面講述,如講故事。談話法主要是教師與幼兒的相互交流。
3.A【解析】行走的敏感期是在幼兒的發(fā)展中最容易觀察到的一個敏感期。
4.B【解析】教育者只有在關鍵期內施以相應的教育,才能最有效地促進兒童的發(fā)展,這是因為人的發(fā)展在每一階段都有所不同,具有不均衡性。
【專家點撥】在考試中,兒童身心的發(fā)展特點可以以各種題型出現。兒童身心的發(fā)展特點包括:(1)發(fā)展具有方向性和順序性;(2)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和階段性;(3)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4)發(fā)展具有個別差異性。
5.C【解析】道德意志是指人們在履行道德義務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覺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做出抉擇的頑強毅力和堅持精神。這句話反映的就是道德意志。
6.A【解析】遺傳是個體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導致兒童身心發(fā)展差異性的物質性基礎是遺傳差異。
7.D【解析】幼兒本身特點和幼兒教育特點決定了幼兒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
8.A【解析】兒童知道手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說明其處于自我認識的發(fā)展階段,這是自我意識的第一個階段。
9.A【解析】狹義的親子關系是指兒童早期與父母的情感關系。
10.B【解析】4~7歲的幼兒每分鐘要呼吸次數的平均值在22次左右。
二、簡答題
11.【答案要點】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huán)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12.【答案要點】“兒童中心主義”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基本原則,是教育理論甚至整個現代派教育理論的一個核心要求。在批判傳統教育弊病的基礎上,杜威提出“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的口號,主張把教育重心轉移到兒童方面,使兒童成為教育的主宰,重視兒童本能活動,為兒童本能生長和兒童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
這一理論深入批判了傳統教育的弊端,在教育領域開展深刻革命,影響非常廣泛持久。但由于是在本能論心理學基礎上提出的,它否定社會實踐對人的作用,因此不夠科學。
【專家點撥】杜威是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論在考試中經常出現,一般以單項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