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四、計算分析題
1.甲房地產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于20×8年12月31日將一建筑物對外出租,租期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180萬元。出租時,該建筑物的成本為2800萬元,已計提折舊700萬元(已經使用5年,每年計提折舊140萬元,與稅法規(guī)定一致)。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原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甲公司對該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假設無殘值。
20×9年12月31日該建筑物的公允價值為2400萬元。
2×10年1月1日,甲公司所在地的房地產交易市場逐漸活躍和成熟,具備了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條件,決定對該項出租的建筑物從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2×10年1月1日該建筑物的公允價值為2400萬元。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計提盈余公積。
要求:(1)編制甲公司20×8年將固定資產轉為出租時的會計分錄。
(2)編制甲公司20×9年收取租金和計提折舊的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2×10年1月1日建筑物從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賬務處理。(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1)20×8年12月31日
借:投資性房地產2800
累計折舊700
貸:固定資產28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700
(2)20×9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18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180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140(2800/20)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140
(3)2×10年1月1日,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為會計政策變更,應進行追溯調整。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24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840
貸:投資性房地產2800
遞延所得稅負債110(440×25%)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3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3
貸:盈余公積33
2.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該公司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根據(jù)2011年12月20日董事會決定,2011年會計核算針對固定資產存在如下變更:
(1)生產設備:
考慮到技術進步因素,自2011年1月1日起將一套生產設備的使用年限由12年改為8年;同時將折舊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為雙倍余額遞減法,該生產設備原價為900萬元,已計提折舊3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
(2)管理用設備:
公司2008年12月20日購入一臺管理用設備,原始價值為200萬元,原估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4萬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由于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xiàn)方式的改變和技術因素的原因,已不能繼續(xù)按原定的折舊方法、折舊年限計提折舊。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將設備的折舊方法改為年限平均法,將設備的折舊年限由原來的10年改為8年,預計凈殘值仍為8萬元。
上述兩項資產均未計提減值準備。
要求:(1)判斷上述變更屬于會計估計變更還是會計政策變更。
(2)計算生產設備2011年變更前和變更后應計提的年折舊額。
(3)計算管理用設備2009年、2010年應計提的年折舊額以及2011年變更前和變更后應計提的年折舊額。
(4)計算上述會計變更對2011年凈利潤的影響。
答案:(1)以上兩項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屬于會計估計變更,不需要追溯調整。
(2)變更前應計提折舊額=900/12=75(萬元)
變更后應計提折舊額=(900-225)×2/5=270(萬元)
(3)管理用設備2009年計提的折舊額=200×20%=40(萬元)
管理用設備2010年計提的折舊額=(200-20)×2/10=32(萬元)
2011年1月1日設備的賬面凈值=200-40-32=128(萬元)
變更前:管理用設備2011年計提的折舊額=(200-40-32)×2/10=25.6(萬元)
變更后:管理用設備2011年計提的折舊額=(128-8)÷(8-2)=20(萬元)
(4)上述會計估計變更使2011年凈利潤減少=[(270-75)+(20-25.6)]×(1-25%)=189.4×(1-25%)=142.05(萬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