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
組成:黃連9g 黃芩 黃柏各6g 梔子9g
簡捷記憶:三黃加梔子
功用:瀉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熱盛證。大熱煩躁,口燥咽干,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fā)斑,身熱下利,濕熱黃疸;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
方解: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黃連清瀉心火為君,因心主神明,火主于心,瀉火必先瀉心,心火寧則諸經(jīng)之火自降,且兼瀉中焦之火。臣以黃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黃柏瀉下焦之火。使以梔子通瀉三焦,導(dǎo)熱下行,是火熱從下(小便)而去。四藥合用,苦寒直折,火邪去而熱毒解,諸證可愈。
本方瀉火解毒之力頗強,以大熱煩擾,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為證治要點。但大苦大寒之劑,久服易傷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普濟消毒飲
組成: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各15g 陳皮 生甘草 玄參 柴胡 桔梗各6g 連翹 板藍根 馬勃 牛蒡子 薄荷各3g 僵蠶 升麻各2g
方歌: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此方先。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主治:大頭瘟。惡寒發(fā)熱,頭面紅腫焮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shù)有力。
方解:大頭瘟。乃感受風熱疫毒之邪,壅于上焦,發(fā)于頭面所致。
方中重用酒連、酒芩――清熱瀉火,祛上焦熱毒;
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辛涼疏散頭面風熱;
玄參、馬勃、板藍根――可上行清熱解毒;
甘草、桔梗――清利咽喉;
陳皮――理氣而疏通壅滯;
升麻、柴胡――疏散風熱,并引諸藥上達頭面,且寓“火郁發(fā)之”之意。
涼膈散
組成:川大黃 樸硝 甘草各9g 梔子 薄荷 黃芩各5g 連翹18g
方歌:涼膈散中竹翹薄,硝黃蜜草梔芩和。
功用:瀉火通便,清上瀉下。
主治:上中二焦火熱證。胸膈煩熱,煩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瘡,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方解:方中重用連翹,清熱解毒為君。配黃芩以清胸膈郁熱;梔子通瀉三焦,引火下行;大黃、芒硝瀉火通便,共為臣。薄荷、竹葉輕清疏散,以解熱于上;使以甘草、蜂蜜,既能緩和硝、黃峻瀉之力,又能存胃津,潤燥結(jié),和諸藥。
本方的特點是用連翹、黃芩、梔子、薄荷、竹葉,疏解清泄胸膈邪熱于上;又用條胃承氣和蜂蜜,通便導(dǎo)滯,使上焦之熱得以清解,中焦之實由下而去。是以清上與瀉下并行,但瀉下是為清泄胸膈郁熱而設(shè),所謂“以瀉代清”。
仙方活命飲
組成:白芷 貝母 防風 赤芍 當歸尾 甘草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沒藥各6g 金銀花25g 陳皮9g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
主治:癰瘍腫毒初起。紅腫焮痛,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shù)有力。
方解:方中以金銀花為君,清熱解毒;又以當歸尾、赤芍涼血散瘀、乳香、沒藥、橘皮行氣通絡(luò),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為臣;白芷、防風透達營衛(wèi),疏風解表,又可散結(jié)消腫;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經(jīng)絡(luò),潰堅決癰,可使膿成即潰;花粉、貝母清熱化痰排膿,可使未成即消,共為佐;甘草為使,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煎藥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藥力直達病所。
1、本方屬于“消”法的代表方劑。本方與普濟消毒飲均屬清熱解毒方劑。但普濟消毒飲所致為大頭瘟,系腫毒發(fā)于頭面者,以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為治法,并佐以升陽散火,發(fā)散郁熱。本方則通治陽證腫毒,于清熱解毒中,伍以行氣活血,散結(jié)消腫之品,對癰瘡初起更宜。
2、本方為“瘡瘍之圣藥,外科之首方”。膿未成者,服之可消;膿已成者,服之可潰。
3、外科止痛的常用藥對:乳香、沒藥。
4、當歸分為頭、身、尾三部分,頭善于補血,尾善于調(diào)血,而身補血與調(diào)血皆具。
附方:
1、五味消毒飲:金銀花2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ɑü颖程斓亍9τ茫呵鍩峤舛,消散疔瘡。主治:疔瘡初起,發(fā)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癤腫,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
2、四妙勇安湯:金銀花、玄參各90g,當歸30g,甘草15g。金元當草。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治:脫疽。熱毒熾盛,患肢黯紅微腫灼熱,潰爛腐臭,疼痛劇烈,或見發(fā)熱口渴,舌紅脈數(shù)。減量則無效!本方治療的是血管閉塞性脈管炎,其初期癥狀是腳趾發(fā)熱,黯紅,趺陽脈弱。
關(guān)注"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nèi)部資料信息!
執(zhí)業(yè)醫(y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guān)推薦:
2016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備考精選試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