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97萬輛的汽車召回數(shù)量,打破了歷年來的紀錄,也為2013年的汽車維權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度毕萜嚠a(chǎn)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一年來,質檢總局很忙,汽車企業(yè)也誠惶誠恐,從拒不召回到被動召回,總算是有了進步。盡管我們仍時不時會聽到“全球召回中國除外”的段子,被迫接受企業(yè)“不傳謠、不信謠”的布道,但該來的躲不掉,不管多頑固的車企,撐到最后都向中國市場示弱了,中國消費者也漸漸挺起了腰桿。
車企不愿主動召回,一是因為他們對有關部門還抱有幻想,從前他們受到過“特殊關照”,今天仍不缺少徇私空間;二是因為中國車市仍充斥著品牌迷信,神車層出不窮,擺個牌位就可以讓善男信女們前來膜拜。
有了立法,不代表我們可以高枕無憂。延遲召回的副作用,比拒不召回還要嚴重。一些因質量缺陷引發(fā)的全球召回,如果不包括中國市場,相當于車企為用戶打了保票。在用戶放心使用的時候一旦出了問題,車企犯的就是“故意殺人罪”。
召回是法制進步的表現(xiàn),但絕不是車企的秀場。有的企業(yè)把召回當做危機公關,甚至當做品牌營銷的一部分,高喊自己是車企的良心,無非是為了繼續(xù)給消費者洗腦。借用當前流行的一句話:“你在中國這么囂張,你媽媽知道嗎?”
我們可以為負責任的主動召回叫好,但絕不應該為被動召回喝彩。相反,應該“痛打落水狗”。車企延遲召回對消費者會造成多大的損失?美國的例子可以作為借鑒。
幾年前,在豐田召回門事件中,豐田因沒有在5個工作日內向美國公路交通安全局遞交召回申請,被重罰1735萬美元。令人震驚的是,豐田還遭到美國數(shù)百萬車主起訴,就召回事件導致所購車輛價值“縮水”,付出了11億美元的“天價和解費”。
晚召回了幾天,罰!因為召回導致二手車價貶值,罰!中國的汽車法規(guī)為何做不到像美國那樣“殘忍”?有商務部專家稱,一旦執(zhí)行“過分嚴格”的標準,會扼殺正在成長中的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而盲目追求高質量,不僅會增加產(chǎn)品的成本,更會扼殺廠商的創(chuàng)新。當“中美國情有別”為仁慈的法規(guī)創(chuàng)造了生長的土壤,那些處于弱勢地位的消費者,就不得不成為“偉大民族汽車產(chǎn)業(yè)”的犧牲品了。
前不久,現(xiàn)代起亞因虛報油耗給美國90萬車主賠付了3.95億美元,就是因為被“閑來無事”的美國消費者打了小報告。相比之下,那些因產(chǎn)品質量缺陷堅持維權的中國消費者,在一些我行我素的汽車廠家眼中,是典型的“刁民”;在一些凡事必談產(chǎn)業(yè)利益的專家眼中,是自主事業(yè)的“蝗蟲”;在有關部門眼中,則是最大的不和諧因素。
美國消費者維權途徑比較多元化,遇到車企的欺詐行為,可以通過消費者協(xié)會索賠。如果車企拒不賠償,則會被處以巨額罰款,消協(xié)還會號召消費者抵制其產(chǎn)品。這些遏制措施,讓不良車企無處遁形,也讓他們始終懷著忌憚的心理,謙卑地對待消費者。
對待汽車召回,我們要學習美國“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消除企業(yè)的僥幸心理,關閉企業(yè)徇私的空間。真正有實力的企業(yè)是打不殘的,嚴格的消費者保護法規(guī),也會為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贏來尊重。